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1904—2007年)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美學家,格式塔心理學創始人柯勒的追隨者。曾就學於柏林大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40年因不滿希特勒的統治而移居美國,1946年加入美國籍。1956—1960年間曾任美國美學學會主席。阿恩海姆畢生從事教育和藝術心理學方麵的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30年代,他主要致力於電影理論的研究,為無聲電影辯護,反對有聲電影和電影技術方麵的進步。這方麵的理論成果集中反映在《電影》(1933年)一書中。移居美國後,起先,他從事通過筆跡辨認個性的心理實驗研究,1949年起致力於研究藝術心理學,運用格式塔心理學原理深入分析視知覺與藝術和審美現實的關係,晚年則側重於研究視知覺的理性本質及其對藝術的意義問題。著有《格式塔心理學對表現性的解釋》(1949年)、《表現性的優先地位》(1949年)、《藝術與視知覺》(1954年)、《走向藝術心理學》(1966年)、《視覺思維》(1971年)等。其中,《藝術與視知覺》一書是公認的格式塔心理學美學的代表作。
一 知覺和張力
阿恩海姆把自己的美學理論建立在現代心理學實驗的基礎之上。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它是費希納實驗美學的繼續。他的美學思想的一個基本特點就是全麵地采用實驗方法。《藝術與視知覺》一書的第一句話便指出:“看起來,藝術似乎正麵臨著被大肆泛濫的空頭理論扼殺的危險”,人們“總是喜歡用思考和推理的方式去談論藝術”。阿恩海姆給自己提出的任務就是要克服這種“危險”,反對“玩弄字眼和幹癟的美學概念”,采用心理學實驗的方法研究美學問題。
阿恩海姆采用心理學實驗的方法集中研究了視知覺問題,他認為知覺,尤其是視知覺,對於藝術具有根本的意義。在《視覺思維》一書中,他聲稱:“我以往進行的研究告訴我,藝術活動是理性活動的一種形式,其中知覺與思維錯綜交結,結為一體。”[1]在他看來,知覺,尤其是視知覺構成了藝術活動的基礎。英國美學家哈羅德·奧斯本在評論該書時正確地指出:“事實上,他的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就是主張視覺思維是中心的,藝術是視覺思維在其最高程度上的充分顯現。”[2]阿恩海姆所說的知覺具有獨特的含義,首先他認為,知覺具有理性本質。在傳統觀念中,知覺屬於感性活動,思維則是理性活動。阿恩海姆斷然反對這樣一種觀點。他說,在現行教育體製中,藝術被毫無道理地忽視了。“藝術之所以受到忽視,是因為它的基礎被認為是知覺;知覺之所以受到鄙薄,則是因為它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與思維是兩回事。”[3]阿恩海姆指出,知覺也具有理解能力,“我認為,被稱為‘思維’的認識活動並不是那些比知覺更高級的其他心理能力的特權,而是知覺本身的基本構成部分”。知覺也能“積極的探索、選擇,對本質的把握、簡化、抽象、分析、綜合、補足、糾正、比較,解決問題,還有結合、分離,在某種背景或上下文關係之中作出識別等”。[4]因此,他把視知覺稱為“視覺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