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6卷 二十世紀美學 上

第二節 考夫卡的“完形”理論

字體:16+-

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年)是德國心理學家。他出生於柏林,曾就學於柏林大學。他和維台默、柯勒都曾受業於德國著名心理學家司圖姆夫(Carl Stumpf,1848—1936)。1909年,他以《節奏理論的實驗研究》一文獲得博士學位。1911—1924年,曾在德國基讚大學工作,1924年移居美國,先後在康奈爾大學、威斯康星大學和斯密斯學院任訪問教授。著有《心理發展原理》(1921年)、《知覺:格式塔學說引論》(1922年)、《格式塔心理學原理》(1935年)等書。在美學方麵,他的主要著作是《藝術心理學問題》(1940年)。

考夫卡把藝術作品看成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即一個格式塔(“完形”),其中的各個組成部分都相互依存,處在一個有機結構的統一體中。他認為:“藝術品是作為一種結構感染人們的。這意味著它不是各組成部分的簡單的集合,而是各部分互相依存的統一整體。”[1]他要求藝術作品成為一種“優格式塔”。“一種優格式塔應具有這樣的特點:它不僅使自己的各部分組成一種層序統一,而且使這統一有自己獨特性質。對一個優格式塔作任何改動勢必改變它的性質,而如果這種變動屬於次要的方麵,這格式塔勢必退化。”也就是說,藝術作品作為一種“優格式塔”,對於它的局部的任何改變都將影響它作為整體的性質。這裏,考夫卡對構成整體的各個部分在整體中的作用並不是一概而論的,他把它們明確區分為主要的部分和次要的部分。如果對主要部分作了改變,那麽整體的性質都將被改變;而對次要部分的改變則會引起該格式塔的退化。可見,在考夫卡看來,作為一個優格式塔的藝術作品應當是盡善盡美的。事實上,考夫卡本人也是這樣要求優秀藝術作品的,他指出:“如果對一支樂曲的任何音符的變動都有損於它的美,那麽這曲子就是完美無瑕的。在一幅名畫上改動任何線條、形狀、顏色的任何一點,勢必降低整個畫的質量。”[2]顯而易見,考夫卡的這些看法是格式塔心理學強調有機整體性的觀點在美學上的具體運用。把藝術作品看成是一個由各個部分有機統一而成的整體,這並不是考夫卡的獨創。早在古希臘時代,亞裏士多德在《詩學》中就已明確指出,詩“所模仿的就隻限於一個完整的行動,裏麵的事件要有緊密的組織,任何部分一經挪動或刪削,就會使整體鬆動脫節。要是某一部分可有可無,並不引起顯著的差異,那就不是整體中的有機部分”。[3]考夫卡把對藝術作品的有機整體性的要求強調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同時更為細致地分析了構成藝術作品整體的各個組成部分在整體中所具有的不同地位和所起的不同作用,從而發展了亞裏士多德的有機整體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