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凱爾·杜弗萊納(Mikel Dufrenne,1910—1995年),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美學家,國際現象學美學的代表人物,曾任法國巴黎大學美學講座教授、法國美學協會主席、世界美學協會副主席和法國《美學評論》雜誌社社長。杜弗萊納的主要著作有《審美經驗現象學》(1953年)、《先驗的概念》(1959年)、《語言與哲學》(1963年)、《詩學》(1963年)、《為了人類》(1968年)、《美學與哲學》(1967—1976年)等,其中《審美經驗現象學》最係統地反映了杜弗萊納的現象學美學思想。
胡塞爾創立的現象學,為藝術問題的本源性探索提供了一條嶄新的思路;英伽登著手建立現象學美學理論體係;直到1953年杜弗萊納的《審美經驗現象學》問世,現象學美學體係才算大功告成。
從胡塞爾到英伽登,再到杜弗萊納,現象學思潮已經因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的發表發生了逆轉,海德格爾賦予詩以本源性的地位,從而促成了現象學向存在哲學的蛻變。英伽登和杜弗萊納盡管依然堅守胡塞爾的現象學陣地,但卻無論如何也回避不了海德格爾提出的一些基本觀點,可以說存在哲學為英伽登,特別是為杜弗萊納的現象學美學理論提供了更為複雜的理論背景。
一 杜弗萊納美學的思想淵源
1935年海德格爾發表了影響深遠的論文《藝術的起源》,指出既非藝術家使藝術品成為藝術品,也非藝術品使藝術家成為藝術家,而是藝術分別使他們成為藝術家和藝術品。在海德格爾看來,藝術是一個存在性的概念,如同“語言”、“時間”、“曆史”一樣,既非抽象的概念或本質,也不是藝術家或藝術品的屬性。海德格爾認為藝術品是“真”的顯現,但“真”不是“邏輯的真理”,也不是事物抽象的本質或理念的顯現。“真”是人作為“dasein”(此在)通過工作而使被遮蔽的東西顯現出來,明朗化,也就是說“存在”通過人的活動顯現自己,即“人詩意地棲居著”,因而“美”也就成了“真”的閃光。事物的“真”是現象學排除法的剩餘者,是一個“生活的”、“活生生的”“世界”。杜弗萊納的現象學美學理論,正是從這一存在論哲學的基石上起步的。杜弗萊納認為隻有從存在論的原則出發,才能正確理解審美對象與審美主體之間的“循環”關係,即胡塞爾所指的“意向對象”(noema)與“意向作用”(noesis)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