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藝的起源:模仿的本性和雙手的勞動
亞裏士多德的《詩學》,顧名思義當然是專門討論詩的,但他有關詩的基本理論,實質上也適用於整個文藝。
他在講到詩的起源時,歸結於“模仿的稟賦”和“節奏感”,或歸結於“模仿的稟賦”和“模仿的快感”:
一般說來,詩似乎起源於兩個原因,二者都出於人的本性。從童年時代起,人就具有模仿的本性。人是最富有模仿能力的動物,他們最初的知識就是從模仿得來的,人對於模仿的作品總是感到快感。經驗證明了這樣一點:事物本身看上去盡管引起痛感,但惟妙惟肖的圖像看上去卻能引起我們的快感,例如,屍首或最可鄙的動物形象。(其原因也是由於,求知不僅對哲學家是最快樂的事,對一般人亦然,隻是一般人求知的能力,比較薄弱罷了……)模仿出於我們的天性,而音調感和節奏感(至於“韻文”則顯然是節奏的段落)也是出於我們的天性,起初那些天生最富於這種資質的人,使它一步步發展,後來就由臨時口占而作出了詩歌。[138]
這裏所講“有兩個原因”,具體是指哪兩個原因,在文章中並不是闡述得很清楚的,在學者們中有兩種理解。或者是指:(1)“模仿的本性”;(2)“音調感”和“節奏感”。或者是指:(1)“模仿的本性”:(2)對模仿的作品感到的“快感”。綜觀全文和後世的理解,我們將亞裏士多德這段話理解為,詩,也是一般的文藝的起源有三個原因:(1)“模仿的本性”;(2)“對於模仿的作品總是感到快感”;(3)“音調感”和“節奏感”。以下循序進行討論。
第一,“模仿的本性”。
這裏所講的“本性”、“天性”[139],相當於人們所習用的“人性”、“稟賦”。這些詞所表達的含義是接近的,指的是人類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形成的帶有普遍性的品性,就某一階段來看似乎是天賦的、人生來就具備的,但從整個曆史的長河來看,它依然是遵循演化曆史行程而形成的。所謂本性,廣義而言是指動物對外界刺激作出的無意識的應答,表現為一種可預見的、相對固定的行為模式。本能(本性)行為具有遺傳性、模式的複雜性、適應功能以及外部條件變化下的穩定性等主要特征。一個物種中,至少同一性別的成員的本能行為,總是按一定的可預測的模式進行。本能行為既具有遺傳性質,所以受到自然選擇的壓力,並逐漸變得有益於維護個體的生存或維係種的延續。因此,本能活動是有適應意義的,有助於動物的性成熟和繁殖。本能,從表麵上看來似乎不依賴於學習或實踐,這表明了本能的內源性質,但從根本上說,本能還是間接地依賴於外源性刺激。正因為這樣,處於不同演化階段的動物,它們之間的本能行為存在著很大的差別,但這些行為,都是隨可遺傳的生理結構和功能而轉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