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1卷 古希臘羅馬美學

第三節 美的本質

字體:16+-

前麵討論了亞裏士多德有關美的理論的形而上原理,那是建立在他的客觀唯心主義的本體學說基礎上的。但他畢竟不像柏拉圖那樣是更為純粹的客觀唯心主義者,而是具有唯物的經驗論傾向的客觀唯心主義者。在他有關可感的客觀存在的事物中的美的觀點中,就明顯顯示出這種唯物的經驗論傾向。至於作為這種傾向的唯物的經驗論傾向的認識論基礎,將另行具體討論。

一 美:客觀事物的關係的總和

亞裏士多德除了將“美”、“最高的美”、“永恒的美”看作是神、理性、原動者、純形式、現實性,宇宙萬物追求的終極目的外,還從審美快感意義上探討了存在於可感的客觀事物中的那種美。如果說前者是屬於形而上範疇的美的話,後者則更接近於審美意義上的美,將美看作是存在事物中的“某種特定關係”。

這種觀點,是亞裏士多德在《物理學》第七卷第三章討論“所有的質變都屬於可感的性質”時提出來,並進行論證的。他在該章一開始就指出,任何事物的質變,都取決於事物自身,取決於事物的可感的特性,質變是和該事物內部的特性密切相關的:

任何質變事物的質變,都是由可感的原因引起的,並且,質變隻能存在於那些自身直接受可感特性影響的事物裏。[52]

接著,他就批評和澄清兩種錯誤的質變觀。

第一種錯誤觀點。人們最容易認為,在外形和形狀中存在著質變。實際上,在外形和形狀中並不存在質變。就外形的變化來講,不存在質的變化。當某種事物的外形發生變化時,在它已經完成了外形的變化時,我們就不再用它所由構成的質料的名稱來稱呼它了。例如,作為原來的銅是質料和形式的統一體,但當銅被用作質料,雕塑家根據特定的形式雕塑成一座銅像時,人們不再用作為質料的銅來稱呼這座銅像(其他如由蠟構成的蠟燭、由木頭構成的床也同樣如此),而是另行分別用派生詞稱呼它們為銅塑的、蠟製的、木製的,但所由產生的雕塑並沒有發生質變。而且,當某事物受到影響或已被質變時,我們仍然用原來的名稱來稱謂它們。例如,當銅和蠟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為幹燥的、流動的、溫熱的和堅硬的時,我們依然用質料的名稱來稱呼它們是幹燥的、流動的、溫熱的和堅硬的銅或蠟。亞裏士多德由此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