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對於人們認識曆史的重要,還有一個很突出的方麵,這就是關於古今相通、相通之中存在變化的認識。從最一般的意義上來說,曆史是過去的事情;它跟今天即現實究竟有什麽關係,明了這種關係對人們有什麽認識上和實踐上的價值,這是很容易引起人們興趣的問題。因此,可以認為,“通古今之變”是史學與認識曆史的關係中最有普遍意義的一個問題。
先秦時期,史家對於曆史發展中的古今相通和相通之中的變化,已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認識。孔子在說到夏、殷、周的製度時說:“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又說:“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59]在孔子看來,夏、殷、周三代在禮儀製度方麵是相通的,而周代的禮儀製度在吸收了夏、殷二代的基礎上更加豐富多彩,這是指出相通之中也有變化。晉國史官史墨針對魯國國君和大夫季氏政治勢力的消長時指出:“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以然。故《詩》曰:‘高岸為穀,深穀為陵。’三後之姓於今為庶。”[60]史墨認為,政權的轉移和君臣關係的變化,是古今社會曆史中經常發生的事情。他說的“三後”是指虞、夏、商;而按照他的認識,周也是不會例外的,隻是沒有明確地說出來罷了。孔子和史墨,一個是講禮儀製度,一個是講政權,雖然不是就整個曆史說的,但它們畢竟是文明時代曆史發展中的重要方麵。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所說是以“文獻”為根據,史墨的話大多也是從曆史記載中概括出來的。
先秦時期的人們,對“通”和“變”也有很廣泛的認識。在這方麵,《易·係辭》是最有代表性的。它認為,變化首先是一種自然現象:“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變化的原因是什麽呢?是“剛”與“柔”的相互作用:“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它又認為,在人類社會曆史中也存在變化,指出:“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在這個變化中,人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參與者。它常以“通”與“變”連用而表達變化的持久狀態。那麽什麽是“變”,什麽是“通”呢?它說:“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猶如門的一開一閉而生變化,這種不窮的變化就是通。這種對“變”與“通”的認識與實踐,有廣泛的社會意義,它指出:“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這裏說的“化而裁之”“推而行之”,更加突出了人的作用。在這些認識的基礎上,它關於“變”“通”的總的公式是:“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曆史上的人們稱這個公式為“窮一變一通一久”,用以概括事物發展的法則。它還指出:“變通者,趣時者也”,“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61]這就是說:“變通”是一種適時,也是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