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三四十年代,在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的烏托邦社會主義日趨衰落而科學社會主義尚未誕生的空隙,法、德兩國產生和形成了以布朗基、卡貝、德薩米和魏特林為代表的烏托邦共產主義。這一時期的烏托邦共產主義有其特定的社會曆史背景。
這一時期的法國,肇始於19世紀初的工業革命已有長足的發展,機器工廠逐漸代替手工工場,工業資本主義發展迅速,無產階級的人數也不斷增加。不過,這時個體小生產者的數量仍然很多,產業工人在總體上還沒有完全占據主導地位,不僅數量有限,分布也不夠集中。
在政治上,波旁王朝自1815年複辟後,倒行逆施,推行一係列反動政策。1830年7月,巴黎人民發動武裝起義,結束了複辟王朝的統治。但革命後建立的“七月王朝”,代表的不過是少數銀行家、交易所大王、煤鐵礦和森林所有者的利益,廣大勞動者特別是工人階級的境況並沒有得到改觀。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逐漸上升為社會的主要矛盾。
不堪重負的工人階級紛紛奮起反抗金融貴族的統治,各城市的工人不顧資本家的阻撓和政府的鎮壓,不斷舉行罷工。1831年和1834年的兩次裏昂工人起義也是在這一背景下爆發的,其影響遍及全國。起義工人公開表示:“1830年7月,資產階級為自己完成了革命,現在我們也要進行自己的革命。”裏昂工人起義的意義是深遠的。它揭開了工人運動史上新的一頁,標誌著無產階級已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曆史舞台。自此,無產階級開始有組織、有目標地開展直接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與此相適應,產生了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烏托邦共產主義,其基本綱領是對現存社會進行根本改造,建立“一個共和政體下的公社式的社會”[1]。
19世紀30年代的德國,封建土地所有製尚居統治地位,政治上仍處於分裂狀態。不過,受法國大革命和英國工業革命的影響,德國也已經緩慢地走上工業革命的道路。無產階級隊伍也在不斷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