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主義思想 :從烏托邦到科學的飛躍(1516—1848)

第一節 聖西門的“實業製度”02

字體:16+-

(四)新製度隻是一種中間的和過渡的體係

聖西門把人類社會看成是一個不斷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的過程。他也反對把剛剛誕生不久的資本主義製度看成最後的、最完美的社會製度的觀點,明確指出,“目前時代是過渡時代”,是從封建製度向“實業製度”過渡的時代。

聖西門指出,法國大革命前的法國社會製度是“神學和封建製度”,這是一種封建剝削的舊製度。人類從15世紀開始到19世紀初,處於破壞神學和封建體係的階段。大革命抹去了封建製度和神權政治的最後痕跡,這是曆史進步。但革命後新建立的製度並不是一個理想的自由製度,它不過是一種新的奴役形式,是舊的封建製度和未來社會之間的一個“中間的和過渡的體係”[27],如果把它“當作永久的製度,那顯然是荒謬絕倫了”[28]。同過去任何一種舊製度一樣,當它阻礙社會發展時,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聖西門指出,這個製度不僅是一種是非完全顛倒、利己主義泛濫肆虐的新奴役形式,而且也是一個缺乏組織經濟力量的製度。聖西門認為,經濟自由必然導致無政府狀態。政府隻有廣泛地組織經濟生活,編製合理的經濟計劃,才能消除經濟自由所引起的無政府狀態,這隻有在他設計的實業製度下才能實現。而在革命後建立起來的新製度下,一切都是孤立地進行的。無論是生產還是流通領域,無政府狀態都處於統治地位。而無政府狀態則是一切災難中最嚴重的災難,是引起其他災難的原因,它“肆意製造破壞,直到它所累及的民族全體陷於貧困為止”[29]。因此,這個“社會製度必須徹底改造。改造的需要已經成為燃眉之急,勢在必行”[30]。

四、理想的實業製度

聖西門把他的理想製度稱為實業製度,或者科學和實業製度,認為它的實現合乎理性的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不過,“實業製度既不能突然實現,又不能用常規的方法實現。在實現這一製度以前,必須先天地把它設想出來,然後把它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發明出來”[31]。聖西門幾乎傾其畢生精力,對實業製度進行了多方位的係統研究,使其逐步完善,最終形成了一個烏托邦實業製度的目的、組織形式、基本原則、社會經濟管理等內容在內的全麵而完整的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