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先生關於哲學說過一段很有意思的話:“哲學上之說,大都可愛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愛。”他所說的可愛不可信的哲學是指叔本華、尼采等的非理性主義的人本主義哲學,而可信不可愛的大概是指孔德、穆勒等的實證主義的唯科學論。王國維先生的分類和評價當然可討論,但他說的可愛與可信分家之事在哲學上是屢見不鮮的,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人文主義與科學主義的對立。
我國“五四”時期的科玄論戰可以說是這兩種哲學的論戰。科學派是西化派,強調要以現代西方科學為基礎來建立科學人生觀;玄學派認為人生觀不是科學所能解決的,而要發揚人文主義傳統,強調天人合一。新儒學家們大抵主張後一種觀點,反對把哲學看成科學。熊十力先生就說哲學與科學,知識與非知識,宜各劃範圍,分其種類,別其方法。他還說哲學與科學的出發點與對象及領域和方法根本不同,哲學是超利害的,故其出發點不同於科學;它所窮究的是宇宙真理,不是對部分的研究,故其對象不同於科學。馮友蘭先生也是強調哲學與科學的區別,說哲學的功用,根本不在於增加人的對於實際的積極的知識,哲學的功用,根本在於提高人的境界,它不能使人有更多的積極的知識,它隻可能使人有更高的境界。現代新儒家們都強調哲學的形上追求,對人生境界的追求,而不強調哲學對世界的規律性把握。
在我們看來,人文主義與唯科學主義都是片麵的。前者可愛。因為它是講關於人與人的本性,關於人應該如何以人的態度對待人,的確沁人心脾,使人感到溫暖。可這種哲學關於人以及人所生活的世界的理解是非科學的、不可信的。千百年來這種抽象的人道主義原則從來沒有人實行過也無法實行。至於唯科學主義,把人和關於人的一切都化為類似數學中的點、線、麵,可以按純科學的方法來處理,把人變為沒有情欲、沒有**、沒有思想的物體,的確是冰冷冷的,絕不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