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中,馬克思之強調現實生活和實踐與恩格斯和列寧在一些論著中之強調唯物主義的一般原則這種差別往往被一些人做出片麵解釋,有時甚至被嚴重扭曲。這必然導致對經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原則的偏離。這種偏離突出地表現為把對現實生活和實踐的強調與對唯物主義的一般原則的強調完全分割開來和絕對對立起來,由此導致如下兩種各執一端的傾向。
一種傾向是把馬克思對抽象的、自然主義的唯物主義的批判扭曲為馬克思忽視唯物主義的一般原則,並由此使馬克思對人的現實生活和實踐的強調偏離了其不可分割的唯物主義的基礎,似乎馬克思不再是一個本來意義上的唯物主義者,而隻是一個人本主義者。恩格斯、列寧等人則由於強調唯物主義的一般原則而被認為是脫離了馬克思強調現實生活和實踐的立場,成了與舊唯物主義沒有本質區別的自然主義者和教條主義者。胡克等西方哲學家突出地體現了這種傾向,有的西方馬克思主義者也接近這種傾向。
另一種傾向是把恩格斯、列寧(以及某些情況下馬克思本人)對唯物主義的一般原則的強調曲解為忽視、甚至否定現實生活和實踐的觀點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首要意義,由此把堅持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這些舊唯物主義者早已確立的原則當作是他們所闡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原則,有的人甚至把馬克思早期根據現實生活和實踐的首要作用的原則對抽象的自然主義的批判和對人化自然的肯定當作是馬克思思想尚未成熟的表現,把馬克思在某些情況下同恩格斯和列寧一樣著重闡釋唯物主義的一般原則當作是他的哲學的根本原則。這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原則、或者說經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經典所在就被解釋為對一般唯物主義原則的肯定。第二國際以來的一些有教條主義傾向的“正統派”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突出地體現了這種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