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馬克思主義曆史觀研究(精裝)

五、“從後思索法”與批判的曆史哲學

字體:16+-

從曆史哲學史上看,批判的曆史哲學的產生,標誌著西方曆史哲學從思辨形態轉向分析形態,從近代形態轉向現代形態。從總體上看,現代曆史哲學注意的中心已不是曆史本體論問題,而是曆史認識論問題。柯林武德認為,曆史哲學就是對曆史思維的前提和含義的一種批判性的探討,其本質就是“反思曆史思維”,從而確定曆史學努力的界限和特有價值。克羅齊斷言:曆史哲學就是“有關曆史認識論的研究”[42]。研究重心的這一轉移完全符合人類認識規律:認識外部世界的任何一種努力一旦持續下去,就會在某一時刻轉變為對這種認識活動本身的反思與批判。

因此,批判曆史哲學的產生以及曆史哲學研究重心的轉換,即從曆史本體論轉移到曆史認識論,絕不意味著西方曆史哲學的沒落,相反,卻表明它的成熟,它促使人們自覺地意識到認識能力的相對性,並在這種自我批判的基礎上更審慎、更清醒地去認識客觀曆史。曆史本體論如果脫離了曆史認識論,其結論必然是獨斷的、不可靠的。曆史本體論的真正確立和發展有賴於曆史認識論的探討和發展。但是,批判的曆史哲學是在脫離曆史本體論、否定客觀曆史存在的基礎上考察曆史認識的內容和結果的。在探討曆史認識論時,批判的曆史哲學竟把其前提——客觀曆史一筆勾銷了,結果是犯了一場“演丹麥王子而沒有哈姆雷特”的錯誤。

在批判的曆史哲學中,克羅齊的“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的觀點引人矚目。按照克羅齊的觀點,人們都是從當代出發,並依據當代的知識結構和價值觀念認識曆史的,所以,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這裏,有一個很難回避的問題,即如何看待馬克思的“從後思索法”和克羅齊的“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