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自從通過勞動實現了物種的提升以後,便逸出了動物物種的生物遺傳的軌道,確切地說,依靠生物遺傳而實現的進化便被擠向了邊緣或後台,代之而起的是社會遺傳和文化遺傳,它們成為人類社會的價值積累、遞增和增殖的基本渠道,是人類發展的根本性機製。先前人們創造的物質產品、生產工具、各種生活器具及環境條件等作為生活條件構成了後一代人生存和活動的物質基礎,前一代人的生產經驗、生活經驗、交往經驗、管理經驗、思維經驗、文化產品以及作為固化這些經驗的各種製度、規範則構成了後一代人活動的社會條件和精神條件,即使是失敗的經驗、犯錯誤的教訓,對後人也都具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所有這些東西都是作為財富,物質的財富和精神的財富而存在的。任何一代人都是在前一代人形成的基礎上開始自己的活動,他們從前一代人那裏學習、接受了各種成果,學會了對各種器具的使用,學會了如何進行生產和生活的方法,然後又開始自己的創造,為自己的後代留下自己的成果,人類就是這麽通過一代一代的延續、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活動來實現自己的存在和發展的。這種一代又一代的活動的展開和延續,就是社會,就是曆史。
從曆時態的角度看,每一代人、每一個人都是一種“中間物”的存在,他繼承著前人,又開啟著後人,他是前人和後人之間的中介。從同時態的角度看,他也是一種“中介性”的存在。這可以從兩個方麵來理解,一方麵,直觀地看,每個人都承擔著各種角色,承擔著各種關係。每個人都中介著其他的人,也被其他的人所中介,各種社會關係就是這種互為中介的關係,在中介中並通過中介而存在的關係。另一方麵,深入地觀察,你自己就是自己的中介,你是自己的需要和需要對象的中介,所以需要才是你的需要,對象才是你的對象;你為了滿足某種需要,就得付諸行動,這樣你自己的活動就是需要和需要滿足之間的中介;你確立了一種目的,就得動員起自身的力量、意誌為達到這個目的而活動,於是你就把自己當作是一種手段,成為目的和對象之間的一個中介;你的當下存在也是你的過去存在和未來存在之間的中介,你的生活就是你作為個體存在和類生活之間的中介。每個人都是存在和活動的統一,實體和關係的統一,為我的存在和為他的存在的統一,作為目的和作為手段的統一。康德說,“人是目的”,是一種目的性存在,因此不應把人當作手段。在反對封建神學把人看作是神的手段,反對專製製度不把人當人的意義上,在人道主義的意義上,康德說出了一個重要的甚至是偉大的真理,這句名言也被千百萬的人所引用。但實際上,康德隻說對了一半,人是目的,同時也是手段,既是別人的手段,也是自己的手段,人是目的和手段的統一。不僅如此,造成這種目的和手段的分裂的,不是別人,不是神,恰恰是人自己,是人們的活動中的社會分工,是分工產生的私有製和階級對立。一些人之所以隻成為手段是另一些人隻作為目的的產物,是勞動和享受、生產和消費為不同的人所承擔的結果。所以,在馬克思看來,這種不合理的存在,不是人們都認識到“人是目的”這個觀念這個真理就能消除的;相反,隻有在現實中消滅了不合理的分工形式,才能真正消除不把人當人、不把人當目的的各種觀念。而消滅不合理分工的條件卻是由曆史提供的。馬克思深刻地指出,人的根本就是人自身。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是這些社會關係、這些關係的性質,才使人成為他曾經所是的那個樣子,成為現在的這個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