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

附錄 關於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及其學科建設的研究調研報告02

字體:16+-

第一,關於馬克思的世界曆史理論與全球化問題的研究。學界普遍認為,世界曆史理論是曆史唯物主義的重要構成部分。它通過對現代資本主義大工業形成和發展過程的分析,指出生產力的發展和普遍交往的擴大必將打破民族和國家的界限,推動國際分工和相互依存市場的形成,進而推動世界曆史的進程。世界曆史的發展與人的全麵自由發展及無產階級的最終解放是一致的,資本主義開創的世界曆史為人類的最終解放創造了條件,其必將走向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正因馬克思的世界曆史理論所預示的全球性普遍交往和世界市場的形成,使馬克思的世界曆史理論的研究與全球化問題的研究密切地結合起來。對此學界認為,雖然馬克思沒有經曆過今天這樣的全球化時代,沒有遇到像今天這樣的全球性問題,未形成係統的全球化理論,但是馬克思又確實從全球的視野來考察近代以來的社會曆史發展,其世界曆史思想已經潛在地內涵著全球化思想。也正因如此,馬克思的有關思想雖然不是對全球化所有問題的具體解答,但它對於我們從總體上理解和把握全球化,進而合理地推進全球化進程是非常有益的。因為今天的全球化與往日的世界曆史盡管在其表現形式和具體內容上發生了重大變化,但其實質並未改變,全球化依然是按照資本的邏輯行進著,依然是市場擴張和各種生產要素流動的產物。馬克思當年對世界曆史所作的基本分析和基本判斷,同樣是今天全球化探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析工具。

第二,關於人類曆史發展進程的研究。有關人類曆史發展進程的研究一方麵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有關前現代中國社會性質的爭論的延續;另一方麵則是由於馬克思晚年人類學筆記的發現帶來的對人類曆史發展進程的多種不同的理解。具體說來,主要涉及這樣一係列的問題:其一,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所說的人類曆史發展“五大形態”依次演進的理論是否適合東方社會、是否具有一般的曆史哲學意義。其二,人類曆史的發展是單線的還是多線的?即是按著一條確定的軌跡發展的還是有所變化的?其三,對於上述問題“五大形態”理論與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提出的人自身發展“三階段”理論之間的關係如何?對於上述問題,國內學界的基本看法是,“五形態”理論與“三形態”理論是基於兩個不同的標準對人類曆史進行劃分的,“五形態”理論的基礎是從所有製的性質出發,進而從生產方式的角度來劃分人類曆史發展的一般進程,而“三形態”理論則是從曆史活動的主體——人的發展或人的關係的角度來劃分人類曆史發展的一般進程。因此“五形態”理論與“三形態”理論並不矛盾。但是對於二者在馬克思主義曆史觀中的地位並沒有形成一致的見解:(1)“五種社會形態”理論不是真正的曆史唯物主義理論,而是斯大林對曆史唯物主義的附加和曲解,這一理論是從斯大林開始正式形成,並作為理解人類曆史發展進程的一般模式固定化的,“三大社會形態”才是一般進程。“五種社會形態”依次演進的思想隻是揭示了西歐社會特殊的發展道路。(2)“五種社會形態”理論的確是馬克思提出的,是馬克思用社會生活條件分析曆史得出的結果,是一元化的曆史觀。但馬克思晚年根據東方社會的曆史特點提出了東方社會獨特的發展道路問題,從而形成曆史發展的一元論與多元論的統一。(3)“三形態”理論與“五形態”理論並不矛盾,相反,二者具有內在的一致性。有的學者指出,“三大社會形態”理論是在“五種社會經濟形態”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的,或者說,二者是在不同的層次上對人類曆史進程的總結。因為“三大社會形態”中第一階段包括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第二階段主要指資本主義社會;第三階段則是指嚴格意義上的未來共產主義社會。“五種社會經濟形態”是從經濟結構或生產方式上進行劃分的,而“三大社會形態”理論則趨向綜合指標——人的發展或人的關係。(4)正是基於對人類曆史進程的上述不同理解,關於東方社會的曆史發展問題也成了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曆史觀研究的中心問題。對此,學界一部分人認為,中國並不存在典型意義上的封建社會,因此中國社會的發展也不應遵循“五形態”理論的發展規律,而是要走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也有一部分則認為,盡管中國前資本主義社會的性質不是典型的封建社會,但由於處於資本主義開創的世界曆史進程之中,同樣要遵循五形態的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