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論的方式麵向現實,是以占有理論為前提的;對於哲學來說,所謂的“理論”並不是某種或某些枯燥的條文和現成的結論,而是由“曆史性的思想”(哲學)所構成的“思想性的曆史”(哲學史);離開由“曆史性的思想”所構成的“思想性的曆史”,就失去了麵向現實的哲學,因而也就無法(無力)達到以“哲學”的方式麵向現實。
現代科學和現代哲學所取得的一個基本共識是:觀察滲透理論,觀察負載理論,沒有中性的觀察,觀察總是被理論“汙染”的。人們對“現實”的理解和解釋,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滲透”、“負載”著理論。因此,真正的問題就在於:在人們對現實的“觀察”和“把握”中究竟“滲透”和“負載”著什麽樣的“理論”?是一種“通曉思維的曆史和成就”的理論,還是某種“過時”的或“褊狹”的或“獨創”的理論?對於哲學來說,它究竟是一種以“思想性的曆史”為“階梯”和“支撐點”所形成的“曆史性的思想”,還是某種離開“思想性的曆史”而形成的“非曆史性的思想”?
人們對現實的“觀察”和“把握”,主要是“經驗”和“理論”這兩種基本方式。理論對現實的觀察和把握,不僅以“經驗”為中介,而且以“理論”本身為中介,因此理論地把握現實,總是與現實之間具有並保持一定的“間距”。正是由於這種“間距”,理論才能超越黑格爾所批評的“表象思維”和“形式推理”,即超越感覺的雜多性、表象的流變性、情感的狹隘性和意願的主觀性,才能全麵地反映現實、深層地透視現實、理性地麵對現實、理想地引導現實和理智地反思現實,才能實現哲學的“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時代”,才能使哲學成為“時代精神的精華”。
在對當前哲學研究狀況的反思和批評中,對“脫離現實”的批評是重要的和必要的;但是,究竟以何種方式“麵向現實”,即究竟是以“經驗”方式還是以“哲學”方式麵向現實,卻往往是被人們忽視甚至是忽略的。直麵哲學研究現狀,我們不難發現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這就是以研究“現實”之名,其實是在非哲學的層麵上提出、思考和回答問題,也就是在“經驗”的層次上提出、思考和回答問題。這種“非批判的實證主義”,缺少哲學研究的“階梯”和“支撐點”,缺少真正的理論思維和艱苦的理論探索,把“現實”變成“數據的堆砌”和“實例的總和”,因而無法(無力)對“現實”作出應有的理論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