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馬克思與韋伯社會理論比較研究

後記:在學術與政治之間

字體:16+-

價值中立是當前學術研究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在一些學者看來,似乎“學術”隻有排除了“價值判斷”,才有“研究”的必要,否則有淪為“政治”之嫌。價值中立這一舶來品,未經反思便確立起合法性。為此,我們有必要回到韋伯那裏,尋溯價值中立的本源。

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的海德堡大學可謂風雲際會。正是在1896年,韋伯受聘為該校政治科學教授。圍繞在他身邊,逐漸形成了一個“韋伯圈”,其中不乏文德爾班、李凱爾特、拉斯克、特勒爾奇、桑巴特、騰尼斯、西美爾、雅斯貝爾斯、盧卡奇、布洛赫等名家。不難發現,韋伯周圍聚集了文德爾班、李凱爾特、拉斯克等一大批新康德主義的代表人物,難免會受到他們思想的影響。無怪乎施路赫特說,韋伯學說隻能“從康德精神中來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價值中立受到了新康德主義強調事實與價值二分的影響。

價值中立原則集中體現在韋伯的《社會科學方法論》一書中。該書是一些論文的選輯,在《社會科學認識和社會政策認識的“客觀性”》(1904年)和《社會學與經濟學的“價值闕如”的意義》(1917年)兩篇文章中,韋伯嚴格區分了經驗知識與價值判斷:“一門經驗科學並不能教給某人他應當做什麽,而是隻能教給他能夠做什麽,以及——在具體條件下——他想要做什麽”;“任何一門關於人類文化生活的科學,其最根本的任務之一就是使人們對這些部分現實地、部分自以為是地追求著的‘觀念’達到精神上的理解”。在他看來,價值判斷完全出自個人主觀的情感作用,而與事實沒有任何邏輯的或本體的關聯。為此,學術研究必須排除價值判斷,以實現價值立場的中立。

價值中立是合理化過程的必然結果。韋伯區分了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前者具有事實的性質,後者具有價值的性質。在他看來,西方現代社會的興起乃是合理化的產物,表現為工具理性的擴展和價值理性的萎縮。伴隨著這一過程,“那些終極的、最高貴的價值,已從公共生活中銷聲匿跡”。作為一種價值理性,學術研究中的價值判斷自然被“除魅”了,價值中立也就成為了一種必然的選擇。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