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土.苗族飛歌.貴州民族研究,2011(3).
[2]安裕倫.貴州峰叢喀斯特多民族山區人地關係的思考——以貴州麻山、瑤山及北盤江河穀地區為例.貴州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3).
[3]安裕倫.喀斯特人地關係地域係統的結構與功能芻議——以貴州民族地區為例.中國岩溶,1994(2).
[4]敖選剛.論貴州旅遊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科教導刊,2010(10).
[5]白明,王孝平.黔中經濟區現狀、問題與對策.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11(5).
[6]陳建庚.貴州地貌環境與旅遊.北京:地質出版社,2000.
[7]陳嶙,熊洪林.黔南生態產業的發展策略.黔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06(6).
[8]陳揚.貴州經濟發展.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7.
[9]陳玉平.三十年來貴州民間文學研究述評.貴州民族研究,2008(3).
[10]代亞鬆,薑平平.淺論貴州文化的構成與文化特征.當代旅遊,2011(7).
[11]戴傳固,陳建書,盧定彪,等.黔東南及鄰區加裏東運動的表現及地質意義.地質通報,2010(4).
[12]戴寧熙.低碳視角下的貴州森林碳庫.當代經濟,2012(3).
[13]單曉傑.黎平侗戲體現的侗歌特征.歌海,2011(4).
[14]鄧康明.關於苗族飛歌、情歌的簡析.貴州藝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1).
[15]鄧倫秀,陳景豔,等.貴州種子植物“科”的界定之比較研究.種子,2009(5).
[16]鄧倫秀,陳景豔,等.貴州種子植物“種”的整理研究.貴州林業科技,2009(1).
[17]鄧倫秀,陳景豔,等.貴州種子植物“屬”的整理研究.種子,2009(10).
[18]馮開禹.黔中經濟區在貴州的地位和作用.安順學院學報,2012(5).
[19]馮永輝,錢龍.黔中經濟區略論.現代交際,2012(3).
[20]高貴龍,鄧自民,熊原寧,等.喀斯特的呼喚與希望——貴州喀斯特生態環境建設與可持續發展.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