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論及人時,當代大多數哲學家都注意到,哲學的根本問題(確切地說即存在的問題)是與人的問題分不開的。至少在晚近的歐洲,哲學(包括存在主義這種有關具體存在的哲學)表明,存在的學說的興起得益於在反思的過程中對人的深刻洞察。
這種狀況如果不歸因於其他因素,似乎就應歸因於該同題的本質。一則,人這個認識者本身就是總體性的一部分,是世界及其整個內涵的一部分;因此,他能在自身內更為確切地感受到他必須從哲學角度來把握的存在。再則,對於存在這個問題及其條件的理解要求人領悟自身,尤其是領悟其自身的思維和哲理沉思。任何反應都必須在滿足條件的同時又受製於條件。在這方麵,最新的本體論哲學效法它根力排斥的舊式批判哲學。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肇始於思想分析,肇始於對形而上學的解答必須滿足的各種必要條件的解釋,肇始於對理性的批判。如今占主導地位的本體論傾向也把注意力首先轉向哲學問題的意義,然後轉向人,最後則轉向被認為包含單個實在的此在和疑問者本人。因此,本體論和德國唯心主義有著諸多聯係,也許它正在再次發現隱蔽的存在,就如唯心主義在未知的物自體後麵發現主體、精神和實踐一樣。不過今天的問題和答案的特征已大相徑庭,所以很值得我們加以簡要的論述。
康德把人的問題簡化為三個問題:“我能夠知道什麽?我應該幹什麽?我可以希望得到什麽?”[2]其中第三個問題“既是實踐的又是理論的”[3],它涵蓋了其他兩個問題。仔細考察這第三個問題便引出了至高的善和絕對正義的概念。善惡之分取決於道德良知的真,道德良知強烈抨擊下述看法:現實是公正的,公開的或隱含的不白之冤和罪惡終將得到裁決,而人們作出的自我犧牲卻得不到最終的酬報。因此,康德、伏爾泰和萊辛都假定永恒存在。在康德的哲學中,對超驗世界的要求等同於對內在世界的評判。斡旋於兩者之間的不是信仰和內傾性,而是人類生活。現實確實無法對人類的現實要求的實現作出承諾,但這並不意味著,“在它能與道德律相一致的範圍內”,世界的觀念——換言之,事物的公正秩序的觀念——能夠(不)並應該(不)影響感覺的世界,以便使之盡可能的符合自身。[4]這就是人的自律的結果。康德之所以承諾公正秩序的實現和屬於無限的矛盾的根除,目的是給有限的世界帶來變化。希望激勵人奮進,導引人的行動。希望是康德體係的構成因素,它即便是在最精妙的先驗分析中也起著重要作用,因為希望並不存在於純粹的認識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