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

導論 再論西方馬克思主義文本研究中的偽同一性問題

字體:16+-

多年以前,我曾經在《哲學動態》上發表文章提出“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偽同一性”的問題。[1]當時,我主要是從盧卡奇思想發展道路的複雜性入手,說明了同一個盧卡奇在不同時期寫下的異質性文本,以反對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術研究中的偽同一性。然而,這個觀點到現在都仍然沒有被學界所普遍關注。最近,我在關於海德格爾哲學的研究中更深地體會到了這一見解的重要性。[2]在此,再談一些想法與學界共思。

我想先從自己2001年出版的那本關於阿多諾哲學研究的論著[3]說起。在對阿多諾哲學思想的研究中,我發現阿多諾在其晚期的哲學思想發展中,已經出現了一種與他早期哲學思考方式截然不同的思想風格。自從20世紀40年代他與霍克海默寫下《啟蒙辯證法》一書以後,阿多諾的思想就開始發生一種重要的異質性改變,即徹底否定總體性邏輯,反對同一性的理性暴力。在文本寫作方式上,我們也可以直接看到這種變化。實際上,他是在尼采、海德格爾之後,非常自覺地拒斥從希臘開始的理性主義的思考話語,拒斥邏各斯中心主義,拒斥思考過程按照一個完整的、按部就班地從第一個環節過渡到最後一個環節的邏輯流轉。因此,阿多諾在寫《否定的辯證法》《美學理論》等著作時,已經不是在寫作文本,而是在用構境論的方式建構文本。

這聽起來似乎很難懂,我具體解釋一下。按照我的推測,《否定的辯證法》一書應該有兩稿:阿多諾的第一稿,實際上是與我們通常的學術論文一樣有頭有尾,每一部分有章節,章節裏有要點,思路非常清晰。但在這一文本的第二稿裏,他把所有的邏輯構架都打碎了,所以在德文原文中這個文本是不分段落的,從頭到尾,相互之間沒有直接的理性邏輯連接關係。所謂理性邏輯連接,就是指概念與概念之間,一個觀點與另一個觀點之間,存在著一種內在的必然關聯性。比如,在黑格爾的《邏輯學》那裏,質→量→度,從度再過渡到下一個環節,每一個環節之間都有相互的鏈接,我們就說這是理性的邏輯話語。當阿多諾拒斥所謂的同一性邏輯的時候,在表述方式上,他就完全炸碎了理性的表述。所以他不分段落,而且在表述與表述之間刻意取消邏輯關聯,對一個問題的討論可以隨意跳躍到另一個問題上。另一方麵,在《最低的道德限度》一類的文本中,阿多諾幹脆采用了帕斯卡、尼采後期的語言風格,即整本書幾乎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理論文本,而是碎片式的思想的拚裝。就像後現代的朦朧詩,如果你要在朦朧詩裏找尋現代理性的邏輯,這是不可能的,因為語句之間是斷裂的。實際上,阿多諾是想通過這種話語方式表現一種反抗。反抗什麽?反抗幾千年來在整個思想過程當中把所有思想變成同一的、同質性的理性邏輯構成。當時,我在做阿多諾研究時就受到了這種表達方式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