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學生中國革命精神認同力研究

後記

字體:16+-

以“中國革命精神”為題做點研究,最初是我作為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暨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擔任學校“價值觀與民族精神研究基地”“985”項目管理組組長時,由副院長朱光明教授協助策劃選題提出的建議。經本院中共黨史研究所孫秀民教授、張海榮副教授和我商量決定先在全國高校就“大學生中國革命精神認同力”搞一次大規模調研。研究計劃得到學校的批準,又經王樹蔭院長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切入“價值觀與民族精神”研究,配合“研究是什麽”來“研究怎樣做”的學術理論高度予以肯定,最後修訂為“大學生中國革命精神認同力研究”這一課題。

為了將研究工作建立在盡可能充分了解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我們組成三個小組開展工作。一是課題研究策劃組,由中央黨校沈傳亮副教授、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胡獻忠副研究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張春麗副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孔祥宇教授、北京大學醫學部齊芳副教授、首都師範大學王樹祥博士和我組成。大家提出了十分寶貴的意見,為研究工作的起動奠定了基礎。二是組成17個調研組,分別由河南師範大學李洪河教授、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刁世存副教授、東北師範大學段研副教授、湖南科技大學吳懷友副教授、廣西師範大學林全民博士、華東師範大學黃波粼博士、安徽大學彭祥睿博士、華南師範大學胡國勝博士、北京聯合大學郭雲博士、中央民族大學李泓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武玉紅助理研究員(在讀博士生)、廣東暨南大學何小勇講師(在讀博士生)、四川內江師範學院張小蘭講師(在讀博士生),以及張春麗、孔祥宇、王樹祥、齊芳負責,對全國17所大學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他們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較好地完成了調研,為課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材料,並分別撰寫了調研報告。三是由我的在讀博士生王新強和碩士生任道鬆、李倩、李豔娜、高楊組成訪談小組。他們在我開設的研究生“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課上學習過口述訪談理論和方法,經再次簡單培訓,較好地完成了100個訪談樣本的工作,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輔助材料。李豔娜和高楊還承擔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校園文化的調研任務。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