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

導言

字體:16+-

新世紀新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步入了新的階段。社會生產、交往模式普遍達至網絡化、信息化技術水平,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經曆著由外延向內涵的轉型,社會體製和管理模式普遍確立了和諧為本的整體性理念。在社會技術水平、經濟發展方式和管理模式發生根本性變化的同時,人們的生存方式、生活意識,特別是對於人自身的理解和認識也發生著根本的變化。相對於經濟建設的中心地位,以人為本的觀念日益凸顯為鮮明的時代主題,人自身素質提高的意義得到了普遍的重視;相對於技術特長和專業優勢,和諧的人格日益凸顯為新型的人才觀念,人的道德品格、心理狀況和情感特質等人文修養得到了空前的關注;相對於灌輸式、權威性話語方式,民主商談、平等對話日益成為主流話語模式,貼近生活、貼近現實、貼近人本身等教育管理理念已成為普遍的共識。

概言之,進入新世紀新時期,社會生活技術手段的變化、社會生產方式的變化以及社會體製和管理模式的變化,決定了人們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觀念的變化,從而決定了社會自我意識和個體自我意識的變化,最終造成了個體發展觀念的變化和社會教育理念的變化,從而使新世紀新時期的教育事業遭逢許多新的教育話題,並且使其中的某些話題,日益凸顯為當前教育事業的時代主題。深刻反思新時期的技術手段、生產模式、管理方式對人們的生活特別是發展觀念和教育理念的影響,則是我們把握新世紀新時期教育發展的主題,推動教育事業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前提和關鍵環節。

當然,各個學科教育的共同目標是培養德智體全麵發展的高素質的優秀人才,這對學生的素質培養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不同的學科在學生的素質培養中所占有的地位、所發揮的作用並不完全一樣,對於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的培養更是如此。限於篇幅的局限,在這部著作中我們不展開討論專業知識與思想政治素質的關係,而是把思想政治素質教育作為論述的主題,集中探析這一主題在新世紀新時期所發生的變化、所遭逢的問題以及所應確立的新的教育理念和策略。就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來講,思想政治專業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發揮著不可或缺、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如袁貴仁同誌所指出的:“盡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多方麵的,但課堂教學仍然起著主導作用。高校的各門課程有不同的特點和具體的分工,在課堂教育教學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主渠道,形勢政策教育是重要內容和途徑,哲學社會科學課程負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職責,其他各門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1]陳希同誌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搞好了,通過其他途徑進行的教育就順利得多;而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出了問題,靠其他途徑的教育來彌補就很困難,甚至會擾亂其他途徑的教育活動。”[2]由此足見課堂教學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導作用,以及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教育中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