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曆史時限劃分,大致說來,國學內涵、內容和範圍的演變,經曆了三個時期,即古代、近現代[205]、最近二十年[206]。
(1)古代的國學。
國學作為單一名詞,其實古已有之,早在《周禮》中就已出現。[207]《周禮·春官·樂師》說:“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這裏的“國學”,是指國家設立的學校。此後,國學在中國古代的基本含義,是指國家設立的學校和教育管理機構,比如漢代的太學,晉代的國子學,隋代的國子監等。曲阜孔廟留存的元朝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的“大元重建至聖文宣王廟之碑”的碑文中,就曾談到“國學”:“世祖聖德神功,文武皇帝仁霑義洽。九域混同,文物煥然可觀。內立國學,外置郡邑學官,而於先聖之後,尤所注意遴選,師儒訓迪,作成儒賢,以嗣封爵,……”[208]這裏的“國學”,就是中央政府主辦的學校,“國家”之“學”。
(2)近現代的國學。
近現代意義的國學一詞,源於清末民初。1902年秋,梁啟超在給黃遵憲的信中,商議創辦《國學報》,並強調該報應“以保國粹為主義”。同年,他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中多次提及“國學”一詞。在梁啟超這一時期的論著中,“國學”實際上就是他此前屢屢論及的“中學”,但更多地注意到了“中學”的精粹一麵。章太炎1906年在日本東京創立“國學講習會”,繼而成立“國學振起社”。國粹派學者鄧實1906年在《國粹學報》發表的《國學講習記》一文中說:“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章太炎1922年上半年在上海講授國學,其內容被曹聚仁整理成《國學概論》出版。該書認為國學的本體是經史、諸子、曆史,國學的派(類)別是經學、哲學、文學。章氏在其創立的國學振起社的“廣告”中說,國學振起社將發行講義,全年六冊,分別是:諸子學、文史學、製度學、內典學、宋明理學、中國曆史。胡適認為:“‘國學’在我們的心眼裏,隻是‘國故學’的縮寫。中國的一切過去的曆史文化,都是我們的‘國故’;研究這一切過去的曆史文化的學問,就是‘國故學’,省稱為國學。……過去種種,上自思想學術之大,下至一個字、一支山歌之細,都是曆史,都屬於國學研究的範圍。……國學的使命是要大家懂得中國過去的文化史,國學的方法是要用曆史的眼光來整理一切過去的文化的曆史,國學的目的是要做成中國文化史。”[209]吳宓認為:“國學者,乃指中國學術文化之全體而言。”[210]蔡尚思在其1931年由上海啟智書局出版的《中國學術大綱》中認為:“國是一國,學是學術,國學便是一國的學術。其在中國,就叫做中國的學術。……中國的固有文化,都不能出此國學二字範圍外。” 這些學者所談的國學,本質上是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