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as bewuβte Sein”的翻譯問題①
關於《德意誌意識形態》中的意識,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前“das bewuβte Sein”的翻譯問題就被屢次提出。“das bewuβte Sein”的由來一般被認為是根據德語的意識(Bewuβtesein)一詞中包含的存在(Sein)而來的“雙關語”[1]。它之所以成為問題,是因為對這個翻譯問題的解釋與如何理解《德意誌意識形態》的意識概念是相關的。與其在這裏對這個翻譯問題作出結論,筆者更想簡單回顧一下這個翻譯問題的來曆,從而明確《德意誌意識形態》的意識論的問題性。
這裏首先引用一下出現問題的德語原文。
“Das Bewuβtesein kann nie etwas andres sein als das bewuβte Sein,uud das Sein der Menschen ist ihr wirklicher Lebensprozeβ.”[2]
——意識不可能是das bewuβte Sein之外的任何東西。人類的存在,是他們的現實的生活過程。——
對於“das bewuβte Sein”,一直到岩波文庫出版的《德意誌意識形態》第三版,三木清都將其翻譯為“被意識的存在”,但到了第四版他“改譯”為“有意識的存在”,這就產生了上述的翻譯問題。戰前的唯物主義研究會建議將其翻譯為“意識的存在”[3],這是“被意識的存在”和“有意識的存在”二者的妥協之物,該研究會的機關雜誌《唯物主義研究》還針對這個詞的翻譯進行過民意調查。[4]
當然,翻譯的問題和對它的解釋不能分開。但是,關於“das bewuβte Sein”,選擇哪種翻譯和如何解釋不一定是一致的。上述民意調查的回答也沒有把譯語和解釋對應起來。例如,有人提出要將意識和反映同等對待,而譯語既有“被意識的存在”,也有“有意識的存在”;相反,有人認為意識由生活過程即存在決定,但同樣存在兩種翻譯方法。
我們需要關注的一個事實是,在民意調查的回答者中,既有人指出這是一種“雙關語”,也有人的解釋是生活對意識的決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