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和《德意誌意識形態》中,馬克思完成了人類觀的轉換嗎?的確,到這之前為止他一直都是通過類這個概念來認識人的,而到了這裏卻批判這個概念。看起來就像是馬克思因為施蒂納指名批判了類的存在論,所以他也順應了這一潮流。但是,馬克思批判費爾巴哈的類存在論的論據與《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自己的類存在論並不是一致的。這個論據指出,因為費爾巴哈沒有認識到人的主體性的感性活動的意義,所以沒有抓住由此形成的各種現實的社會關係,即使它使人的活動異化也無法批判這一異化。這個論據的大部分內容,已經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針對黑格爾的批判中間接地使用過了。
所以,第一,馬克思的主要變化不在於自我批判,而在於為了將自己的類的存在論和費爾巴哈的區別開,將費爾巴哈批判主題化這一點。那麽,由此一來馬克思的人類觀獲得了怎樣的發展呢?可以說,在人的理解問題上,馬克思從人的本質中找出了異化的產生根據,這是他在人類觀上的進步。也就是說,人的自我實現活動也生產自己的活動條件,並且發展自己的活動素養。但是,分工使得這些活動條件轉變成了桎梏,現在隻有變革這些條件才有可能獲得充分的自我實現。馬克思對人類形成的理解達到了這樣一個辯證的高度。從社會的角度來看,這意味著在分工的條件下人的生產力和交往形態的辯證法,是馬克思曆史觀的確立。
第二,施蒂納的類的存在論批判,使得馬克思通過幾個論點進一步展開了自己的人類觀。即,馬克思從變革現實的立場出發,將施蒂納的理想主義批判取而代之以意識形態批判,所有概念代之以唯物主義的自由概念,特有性概念代之以個性概念。正是在這裏,類的存在理念作為全盤交往下的整體的人的理念,在唯物主義的個性陶冶的自由中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