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主體性”的當代哲學視域

二、辯證法與人的“主體性存在”02

字體:16+-

很顯然,由於精神辯證法深層所遵循的形而上學思維方式與理論邏輯,它對人的存在的把握也必然與知性形而上學一樣,陷入對人的抽象化。這一點,現當代哲學從各方麵進行了深入批判,馬克思是哲學史上最早對此進行自覺批判的哲學家。

馬克思明確地指出:黑格爾犯有雙重錯誤。第一個錯誤在於他把抽象的“哲學思維”確立為整個世界的本質和尺度,預先用抽象思維的尺度裁割了感性現實及其曆史,導致了抽象精神與人的現實生命和現實世界之間關係的顛倒,使“現實的曆史”蒸餾成“抽象思維的曆史”,“這些對象從中異化出來的並以現實性自居而與之對立的,恰恰是抽象的思維。哲學家——他本身是異化的人的抽象形象——把自己變成異化的世界的尺度。因此,全部外化曆史和外化的全部消除,不過是抽象的、絕對的思維的生產史,即邏輯的思辨的思維的生產史”[37]。抽象的思維本來應該奠基於現實的生活世界和感性活動之上,是屬於“第二性”的存在,但在黑格爾這裏,這種抽象思維卻被用來衡量和規定具體的現實生活、感性活動和現實曆史而被“升值”為“第一性”的。與此內在相關,他的第二個錯誤在於,由於他把現實的曆史理解為抽象思維的異化,因此,他對“人的本質力量”、對感性現實重新加以占有和恢複時,也同樣隻能采用抽象的方式,“對於人的已成為對象而且是異己對象的本質力量的占有,首先不過是那種在意識中、在純思維中即在抽象中發生的占有,是對這些作為思想和思想運動的對象的占有”[38]。

馬克思把這兩個方麵的錯誤稱之為“匯集了思辨的一切幻想,……意識——作為知識的知識——作為思維的思維——直接地冒充為它自身的他物,冒充為感性、現實、生命”;[39]另一方麵,它“仍然重新通過這個外化的形態確證精神世界,把這個世界冒充為自己的真正的存在,恢複這個世界,假稱在自己的異在本身中就是在自身”[40],使得辯證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精神遭到了傳統形而上學理論範式的嚴重束縛而淪為“非批判的實證主義”的犧牲品,“黑格爾的虛假的實證主義或他那隻是虛有其表的批判主義的根源就在於此”[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