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之眼

運用“課堂及時評價與反饋”策略,給學生二次學習機會

字體:16+-

我在聽一些年輕教師的課時,經常會看到如此現象:老師提出一個問題時,看見一個學生立即舉手了,這位老師就迫不及待地叫這名學生站起來回答,答對了,就接著問下一個問題;如果沒答對,老師就補充答案或親自解答,然後繼續進行講授。當安排學生自主或合作學習時,教師巡視觀察學生,卻不能走到每一個學生身邊或深人小組內,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幹預其學習狀態,觀察學生落實問題的真實信息,記錄關於學生落實問題準確度的數據。在進行展示分享時,老師便會很盲目地指定學生,可能會出現誰舉手就點誰,或指定身邊的幾個學生,或隨意點名的現象。即使用學生的學習作品作為案例,也是目的不清晰地隨意選擇某幾位同學的作品,缺乏典型意義,而不能依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根據課堂暴露的問題,聚焦學習目標和課堂生成的學情,進行精準點評。於是,草草將學生得出的結論直接或者由教師進一步補充後,作為正確答案結束這一學習活動,不考慮沒有進行展示分享的學生是否在認真傾聽、記錄,也沒有讓更多的學生質疑、補充,然後讓學生根據問題再次展開討論學習。如此,忽略或掩蓋了部分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學習目標沒有落實到每個學生那裏,不同層次的學生,或吃不飽,或沒機會吃,或消化不良。沒有反芻知識的時間,缺乏學習思考的過程,過於重視學習結果的產出和學習進度的完成,讓部分回答錯誤或跟不上節奏的學生,在課堂上被這種無視毫不留情地淹沒了。

聽地理學科劉玉瀟老師的一節授課,我卻看到了令人滿意的現象。課堂情境是從請學生展示《國產乳製品和進口乳製品調查分析報告》開始的,有三名學生到台前進行了分享,其他學生均能做到認真傾聽報告內容,老師則站在一邊,邊認真傾聽邊環顧教室裏的每個學生。老師通過簡短點評,便自然導入本節課的課題“歐洲西部的畜牧業”。據課後了解,劉玉瀟老師在指導學生做報告時,通過社會問卷調查,將自己的研究精神和方法傳給學生;借用數據分析,讓學生在課前就“動起來”,使課堂教學更加合理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