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春寬夢窄

南郭先生與“大鍋飯”

字體:16+-

戰國時的齊宣王愛聽吹竽,每次都要組織三百人的器樂大合奏。有個南郭先生,並不會吹竽,但他看這裏有空子可鑽,便到齊宣王那裏自薦,說他很善於吹竽,願意為大王效勞。宣王聽了自是喜歡不盡,便把他安置在大樂隊裏,並發給他同其他人一樣的薪俸。這樣,南郭先生就混在樂隊裏麵跟著湊數。後來宣王死了,他的兒子繼位,是為齊湣王。他也愛聽吹竽,但與乃父大異其趣,偏偏喜歡聽獨奏。他把樂隊找到眼前,一個一個試吹。這樣一來,南郭先生就再也混不下去了,隻好“溜之乎也”。

宋代文學家、大詩人蘇軾有一首題為《寄劉孝叔》的詩,便借用了這個故事:

平生學問止流俗,眾裏笙竽誰比數。

忽令獨奏《鳳將雛》,倉卒欲吹那得譜!

自從《韓非子》記載了這個“濫竽充數”的故事,兩千多年來,南郭先生便一直成為人們嘲笑、揶揄的對象。雖說有點令人難堪,但細究起來倒也怪罪不得他人,確是咎由自取。立身天地之間,總需學一點真實本領。一無所長,整天跟著人家混飯吃,終究不是辦法。不會、不懂也罷,有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態度也好,偏偏他又不懂裝懂,假充內行。這就逃脫不了最後“抱竽出逃”的狼狽下場。

這場鬧劇的出現,南郭先生自己當然要負主要責任。可是,如果我們動腦筋想一想,進而追問一下:一個本來不會吹竽的人,為什麽竟能輕而易舉地混人了宮廷樂隊,而且可以裝模作樣地吹了許多年呢?一個屍位素餐的混飯吃的人,又為什麽能夠和樂隊的其他樂手一樣領取薪俸呢?這麽一追究,作為組織領導者的齊宣王,就難以辭其咎了。看來,齊宣王好講排場,但並不真正懂得音樂,無非是逢場作戲、附庸風雅而已。自身不學無術,也就談不上什麽知人之明。由此可以得到啟示,要準確地識拔英才,汰除庸才,首先領導者必須是英才,而不是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