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是夜間讀書過於疲勞,一卷未終,便伏幾而寐。醒轉來,壁上的時鍾已經敲過了十二下。
不知從何時開始,樓外下起了雨,襯著路燈的輝映,雨絲閃著一道道耀眼的毫光,透出一種朦朧、含蓄的美蘊。推開窗戶,細雨撲上臉頰,癢絲絲的,了無寒意。夜風輕吻著頭發,流**著沁人心脾的清新氣息。
這初春的第一場喜雨,不待鳴雷的呼喚和閃電的指引,蘊蓄著滿腔的愛意,悄悄地降臨人間。確實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啊!
連日來,聽到許多關於農村苦旱的訊息,到處都在翹盼著時雨。卻不知,遼南果園中此刻是否同樣普降了甘霖。我仿佛看到,春雨灑處,姹紫嫣紅開遍,片片果林堆著滿頭香雪,有的如玉屑冰花,白裏泛綠;有的如彩雲漫攏,一抹輕紅。
春雨,喚醒了萬物的生機,催動著人們豐收的熱望。古往今來,詠讚春雨的詩章連篇累牘。“杏花雨一倉裏米。”人們總是把三春靈雨同花繁果富緊密地聯結起來——
許多無名詩人早在兩千年前就吟詠著:“芃芃黍苗,陰雨膏之。”“既沾既足,生我百穀。”至於後來的詩篇,諸如“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風”“山邊夜半一犁雨,田父高歌待收獲”“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晌開”,等等,可說是俯拾即是。
雨催花發,咋天還是蓓蕾,今天便綻放出鮮花,幾天以後就將結出小小的果實。久旱逢甘雨,是人間的樂事之一。“五風十雨升平世”,更是古代人民的理想境界。蘇東坡在《喜雨亭記》中謳歌春雨,興會淋漓:“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為襦;使天而雨玉,饑者不得以為粟。”一雨三日,“官吏相與慶於庭,商賈相與歌於市,農夫相與忭於野,憂者以喜,病者以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