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白話二十四史

周本紀

字體:16+-

《周本紀》主要記載周朝的曆史。周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三個奴隸製王朝,享國七百九十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建國號為周,定都鎬(hào)京(今西安市),公元前771年鎬京陷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定都洛邑(今洛陽市),公元前256年,秦國滅周。因洛邑在鎬京東方,故稱東遷之前為西周,東遷之後為東周。其中東周又以“三家分晉”為節點,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仁德文王

姬昌(約公元前1152—公元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陝西省岐山縣)人。周朝奠基者,又稱周侯、西伯、姬伯。死後諡號文王。

周的始祖姓姬,名棄,因為擅長農耕,唐堯、虞舜便設置後稷(jì)之職,讓姬棄執掌農業,成為農耕始祖,被尊為農神、後稷。後稷之後幾代子孫都從事農業,研究耕種,周族因此興盛。

周族傳承到姬昌時,成為商紂王在西方的大諸侯。姬昌勤於政事,廣泛訪求人才,影響力越來越大。紂王找借口將他囚禁起來,屬臣們獻上奇珍異寶,才將他解救。姬昌在獄中見識了紂王的酷刑,心下不忍,一回國就獻出洛水以西的土地,請求紂王廢除炮烙(páoluò)酷刑。紂王見到寶物土地,同意廢除酷刑,還賜給姬昌弓箭斧鉞(yuè),任他為西伯,有權征討西方的諸侯。

西伯為人公正,諸侯都請他裁決爭議。有一天,虞國和芮(ruì)國為一件小事爭論不休,請西伯評判對錯。他們進入周國境內,發現人人都尊重長者,友愛幼小,種田的人都互相禮讓田界。兩國覺得慚愧,說:“我們所爭的,正是周國人引以為恥的,還找西伯幹什麽,隻會自討恥辱罷了。”相互禮讓後返回。諸侯聽說了這件事,都說:“西伯德行如此好,恐怕就是承受天命的君王。”於是尊他為王,是為周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