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公元前188—公元前141年),漢朝第六任皇帝。死後諡號孝景皇帝。
“文景之治”與“七國之亂”
公元前157年,漢文帝去世,太子劉啟繼位,是為漢景帝。景帝從小受父親耳濡目染的影響,很想做個好皇帝,決心把天下治理好。
景帝的治國方法基本遵循了文帝與民休息、輕徭薄賦的政策,繼位第一年便宣布將田租稅率由十五分之一改為三十分之一,從此成為漢朝的定製。
景帝看到有些地方的土地十分貧瘠,而有些地方土地肥沃卻沒人開發,便下詔鼓勵百姓移民,以發展生產。他還兩次下令禁止用穀物釀酒,禁止用粟米喂馬,以保障農業生產。
文帝曾經廢除了肉刑,改為打板子,雖然減輕了刑罰,但仍然有很多人被打死,這些家屬跑來喊冤道:“明明沒有犯死罪,為什麽反而被打死了呢?”
景帝覺得確實不應該這樣,於是下令將原來打五百次的改為打三百次,打三百次的改為打兩百次,又規定隻準打屁股,不能打別的部位。這麽一來,被打死的人大大減少了。
在景帝的治理下,漢朝的國力進一步增強,百姓生活逐漸富裕,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後世將景帝與文帝時期並稱“文景之治”。“文景之治”為漢武帝開創西漢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漢朝從高祖開始,在地方上采取郡縣製與封建製並行的政策,分封了一批劉姓諸侯王。諸侯們可以在封地內任命官員、鑄造錢幣。
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諸侯們的實力也得到了很大增長,越來越驕奢,不滿足於現在的地位,便組建軍隊,招募死士,形成了地方割據勢力。諸侯們的行為不僅嚴重威脅了中央集權,而且他們在地方上胡作非為,違法亂紀,導致社會一片混亂。到漢景帝時,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已成為不得不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