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白話二十四史

劉基列傳

字體:16+-

劉基(1311—1375年),字伯溫,處州府青田縣(今浙江省文成縣)人。元末明初的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功臣。

剛正不阿的開國謀臣

劉基從小聰慧,熱愛學習,在父親的教導下讀書,十二歲就考中了秀才,被鄉人稱為神童。

劉基十四歲跟隨老師學習《春秋》,《春秋》是一部隱晦艱澀、內容深奧的儒家經典,一般人根本不懂什麽意思,劉基很快就能倒背如流,還能根據文義闡發出精深奧妙的道理,提出前人不曾提過的觀點。

劉基博覽群書,諸子百家沒有不通曉的,尤其愛好天文地理、兵法數學,潛心鑽研之後,十分精通。

劉基二十三歲時,一舉考中進士,由於元末戰亂頻繁,三年後才擔任高安縣(今江西省高安市)副縣長。他剛正不阿、執法嚴明、體恤民生,為官五年間,不僅嚴懲當地幾個劣跡斑斑的豪強惡霸,並且大力整治縣衙內貪贓枉法的官吏,改善了社會風氣。

此後,劉基幾次任官而又辭官,每次任官時間都不長,但均忠於本職,不事權貴。最終因為對黑暗的政治環境不滿,辭官還鄉,過著半隱居的生活。

1360年,已經攻下應天府(今南京市)的明太祖把時年五十歲的劉基請來做謀臣。此時,明太祖雖然在應天府站穩了腳跟,但西邊有陳友諒,東邊有張士誠,東南有方國珍,南邊有陳友定等反元起義軍,他們都對應天府虎視眈眈。麵對這一局麵,劉基提出避免兩線作戰、各個擊破的方針,太祖欣然采納。

不久,實力最強的陳友諒與張士誠相約,東西合擊應天府,企圖一舉消滅明太祖。消息傳來,人心大震。太祖召集眾人商量對策,一時眾說紛紜,唯有劉基沉默不語。太祖知道劉基心裏有見解,跟他單獨商量。

劉基分析說:“陳友諒是我們最大的敵人,必須要鬥爭到底;這一仗十分關鍵,凡是主張投降或者逃跑的人,應該殺掉以免擾亂軍心;況且他過分驕傲,根本沒把我們放在眼裏,應該利用這一點把他引誘到伏兵之地,以奇製勝。”太祖采納了劉基的計謀,果真消滅了陳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