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在統一六國的過程中,湧現出許多名將,他們戰功赫赫,但也各有所短。司馬遷選取最具代表性的白起、王翦(jiǎn)合為一傳,以昭示後人。
一代戰神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國(méi)邑(今陝西省眉縣)人。戰國晚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兵家學派代表人物。
白起出生於平民階層,從小十分癡迷軍事,長大後加入秦軍,在戰爭中不斷學習,逐漸成長為優秀將領。
當時,秦國距離商鞅變法已經過去了六七十年,國力持續強大,士卒善戰。在位的秦昭王雄心勃勃,製定了東進擊敗趙、魏、韓三國,圖謀天下的戰略,能征善戰的良將成為最急需的人才。為此,秦昭王實施了徹底的軍功爵製,大力提拔有才能的底層軍官,白起屢立戰功,脫穎而出。
白起率領秦軍擊潰韓、魏聯軍二十四萬人,奪取魏國三十一座城池,打通了秦國東出崤(xiáo)函的通道。又連續擊敗楚國,直至占領其郢(yǐng)都,焚燒了楚國先王的墳墓,楚國從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262年,白起攻占韓國的野王邑(今河南省沁陽市),斷絕了韓國上黨郡和國都的聯係。上黨郡郡守馮亭拒絕韓王要求他投降秦國的命令,帶領民眾歸附趙國。趙王貪圖土地,接受了馮亭的歸附,派遣名將廉頗為統帥,駐守在長平(今山西省高平市境內)一帶,防備秦軍進攻。
趙國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後,國力迅速增加,成為戰國中期唯一能與秦國匹敵的國家,秦、趙之間早晚有一場大戰。此次,秦昭王聽說趙國接納上黨郡,非常憤怒,派大將王(hé)攻打上黨郡,伺機進攻趙國。秦、趙之間的國運之戰就此開始。
在廉頗的頑強防守下,秦軍連續三年始終無法攻破長平防線。於是秦昭王派人攜帶重金去趙國實行反間計,聲稱廉頗老邁,秦軍根本不害怕他,隻怕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趙王本來對廉頗的堅守之策有所不滿,現在聽說此事,便派趙括替代廉頗為主將。秦昭王得知趙軍換將,秘密任用白起替換王,曉諭全軍說:“敢泄露白起擔任主帥的,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