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湖水看梅贈吳仁和》雲:
(詩略。)
寅恪案:吳仁和者,當時仁和縣知縣吳坦公培昌也。光緒修《杭州府誌》一百二《職官四》“仁和縣知縣”欄雲:
吳培昌,華亭人,進士。〔崇禎〕十一年任。
胡士瑾,貴池人,進士。〔崇禎〕十五年任。
又,《陳忠裕全集》一六《湘真閣集·寄仁和令吳坦公(七律)》,題下附考證可互參。臥子《寄坦公》詩,有句雲:
常嚴劍佩迎朝貴,更飭廚傳給隱淪。
可謂適切坦公當日忙於送往迎來之情況。若牧齋者,以達官而兼名士,正處於朝貴隱淪之間,宜乎有劍佩之迎、廚傳之給也。
《橫山題江道闇蝶庵》雲:
疏丘架壑置柴關,塚筆巢書斷往還。盡攬煙巒歸幾上,不教雲物到人間。蕭疏屋宇鬆頭石,峭茜風期竹外山。莫殢蝶庵成蝶夢,似君龍臥未應閑。
寅恪案:江道闇本末未詳,俟更考。但檢馬元調《橫山遊記》(下引各節可參光緒修《杭州府誌》三十《古跡》載“橫山草堂”條及所附江元祚《橫山草堂記》)卷首崇禎十年夏五月《自序》略雲:
武林餘所舊遊,未聞有橫山焉者。今年春偶來湖上,一日夢文陸子曆敘此中讀書談道之士,為餘所未見者六七人。餘因請六七人室廬安在?夢文謂諸子近耳,獨江道闇邦玉在黃山深處。然言黃山,不言橫山。(寅恪案:江元祚文雲“黃山舊名‘橫山’,土音呼‘橫’為‘黃’,遂相傳為‘黃山’”等語,可供參證。)
同書“樓西小瀑”條雲:
返乎竹浪〔居〕,而道闇適自城中歸蝶庵。亟來晤,相見恨晚。抗言往昔,談諧間發,極爾清歡,夜分乃歇。
同書“白龍潭”條雲:
〔四月〕廿八日早起即問白龍潭,邦玉謂草深竹密,宜俟露晞。乃先走蝶庵,訪道闇。蝶庵者,道闇藏修精舍,徑在綠香亭外。沿溪得小山口,綠陰沉沉,編荊即是。秀竹千竿,掩映山閣。曆磴連呼,衡門始豁。升堂坐定,寂如夜中,仰看屋梁,大字凡四,“讀書談道”。心胸若披,樂哉斯人,飲水當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