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曆史的麵孔

李世民:走向封建人治的盛世之巔

字體:16+-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人們自然會想到他所開創的貞觀之治。中華民族多災多難,難得有幾個值得後人稱道的繁華盛世。排得上號的,也就漢朝文景之治,唐代貞觀之治,明太祖之治,清康熙、雍正、乾隆之治等少數幾個所謂的“治世”,其中尤以貞觀之治為最,可謂封建盛世之極。

正是唐太宗李世民開創的貞觀之治奠定了雄厚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基礎,才有唐朝長達近三個世紀的繁榮興旺、博大恢宏與顯赫聲威。唐朝,無疑是中國曆史上最令人陶醉神往、驕傲自豪、回腸**氣的偉大盛世,沒有哪個王朝可以與之比肩;而唐太宗李世民,則是中國古代最英明的皇帝,為儒學士人視為理想化的帝王楷模,在曆史上被長期稱頌,還沒有哪位君王能夠出其右。

其實,李世民並非唐朝的開國皇帝,而是第二代君主。按照中國古代封建宗法社會長子世襲製的傳統,他根本就沒有資格從唐高祖李淵手中接過權力的魔杖。竇氏皇後生有四子,李世民排行第二,老三李元霸早夭,他與兄長李建成及小弟李元吉都是反隋建唐的有功之臣與重要人物。隋義寧元年(617年)五月,李淵在太原起兵,僅一年時間就在長安建唐稱帝。李淵做了皇帝,長子李建成便順理成章地被立為太子。作為二子的李世民,除了被父兄視為忠誠可靠、南征北討的“馬前卒”外,對那高高在上的皇位不敢存有半點非分之想。

然而,他最終還是登上了帝王的寶座!

是時代為他提供了攫取權力的機遇與土壤,是卓越的才能與雄厚的實力為他奠定了稱帝的基礎,是人心深處那不可遏製的貪欲與獸性迫使他做出了殺兄滅弟的虎狼之舉,是封建專製那不可避免的痼疾導演了一場似曾相識的奪嫡悲劇……

隋煬帝的殘酷暴政激起了廣大農民的強烈反抗,農民大起義以摧枯拉朽之勢猛烈地衝擊著隋朝的政權統治,如秋風橫掃落葉般地**滌著隋朝的汙泥濁水。戰爭,在將隋帝國推向毀滅深淵的同時,也將人們心中的各種欲望攪得喧囂沸騰——天下失鹿,人人得而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