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廷所有政府官員中,對世界總體格局的認識與把握,唯有洋務派領袖李鴻章最為清醒得體。基於西方各國的民主與富強,中國內部的混亂與貧弱,李鴻章推導一種積極務實的外交策略:摒棄傳統的天下朝貢觀,盡可能地與世界接軌,定義在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與範疇之內,以近代國際關係法為憑,以國家利益、自強大業為重,從不輕言戰爭,而是“守定條約”,堅持“和戎”,通過談判解決中外爭端。
李鴻章一意主和,並非後人宣傳的那樣貪生怕死。在與太平軍十多年的拚搏中,李鴻章出生入死,足以稱得上一位文武兼備、血性勇猛、無畏無懼的統帥。就本質而言,他不是一個“和事佬”,也不是一名和平主義者,他之所以主和,是因為中外實力對比懸殊。若逞匹夫之勇盲目開戰,也許能取得暫時或局部的勝利,但最終必敗無疑,與其“和局翻一回,更壞一回”,不如“堅守約章”減少損失。在與洋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他認識到列強對華的目的,並非占領土地瓜分中國,而是利益。同時,他已懂得中國應該利用現代國家之間的重要規則——國際法維護國家利益,沒有必要動輒開戰,將國家與民族置於窮兵黷武、戰則必敗的困境之中。他隱忍和談的目的,是求得和平的環境,拖延時日,“為國家籌久遠之計”,變法圖強,“百年或與洋製爭勝之日”。求和忍辱乃手段,最終目的是與洋人爭勝。由此可見,李鴻章的識見與謀略遠遠高於那些空喊口號一意主戰,實則誤國誤民的清流派與抗戰派之上。對此,蔣廷黻在《中國近代史》中寫道:“同光時代的士大夫完全不了解時代的危險及國際關係的運用,他們隻知道破壞李鴻章諸人所提倡的自強運動。同時他們又好多事,倘若政府聽他們的話,中國幾無年無日不與外國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