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躺在遼闊的原野上,橫亙在山叢間、草原上,似顆顆明珠,晶瑩滑潤。它使景色變得秀麗而生動,“朝暉夕陰,氣象萬千”,令人胸懷開闊、心曠神怡。假使沒有它們,山河將大為減色。
湖泊的出現是大自然的傑作,為數眾多的湖泊是地殼運動的產物。地殼有時會發生斷裂,斷塊或隆起或陷落,陷落下去的那部分正好蓄水成湖。
著名的西南亞窪地死海,就是地殼陷落的產物。陷落的程度是如此之大,以致死海的水麵比海平麵低了約400米。死海在一個大的陷落帶的一端,由此往南經紅海入東非,地殼斷裂陷落成為約6500千米深淺不一的巨槽:槽中蓄水處形成了坦噶尼喀湖、尼亞薩湖等大小30多個湖泊,好似一串珍珠。
貝加爾湖的水麵雖然要比死海的水麵高出800多米,但它的底要比死海的底深500多米,最深處低於海平麵約1620米,成為世界上最深的湖。貝加爾湖也是地殼斷裂陷落蓄水而成的,目前可能還在繼續陷落。我國的青海湖、滇池、洱海等也是這樣形成的。
當然,湖泊的形成不能說全是地殼運動的功勞,地球表麵的各種自然力都在發揮作用,河流就是湖泊的積極締造者之一。在河流的中下遊,由於河水向兩岸侵蝕,使河道變得越來越彎曲,當河水另行衝開了一條較為直捷的河道以後,原來的河道便淤塞成湖了。在泥沙淤積而成的平原上,因為各處堆積的泥沙多少不一,地麵凹凸不平,在下凹處也可以積水成湖。我國長江中下遊有許多湖泊就是這樣形成的。
當泥沙被河流帶進海裏的時候,在海邊堆起了沙嘴、沙洲;它們不斷堆積,同時受到海浪的衝擊,位置形態不斷變化,在條件合適的時候,可以將海灣的一部分或全部和大海隔開,變成大陸上的湖泊。杭州西湖的成因曾經眾說紛紜,後經竺可楨考察研究,最後查明就是這樣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