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時間的腳印

看不見的水庫

字體:16+-

按降水量來說,北京地區平均每年有600多毫米,應該夠用了。問題是這些降水太集中了,70%集中在夏季,因而其他時期常常出現旱情。

假使有茂密的森林從中調節,情況就可能有所改觀。因為森林能在下雨時使雨水不致匆匆流走,而是大量滲入地下,以後通過樹根的吸收、葉片的蒸發,水分又回到空中。據科學家計算,每1公頃森林在一年中蒸發到空中去的水,約有400萬千克。這樣就能使空氣保持比較濕潤的狀態,下雨的機會也就多一些。一般森林區每年的降水量比無林區要多17%左右。

森林和水庫一樣具有調節功能,森林還多了一個阻擋狂風的作用。氣溫的升高和風速的減慢,都能使地麵蒸發量減小,不易幹燥。同時,冬天的積雪也不易被吹走。

一些科學家認為,一個國家的森林覆蓋率,如果達到國土麵積的30%左右,而且分布均勻,便能基本上消除水、旱、風沙災害的發生。

北京地區的森林是比較少的,不少山上土薄石厚,有的還**著山石,樹木生長困難,但並不是絕對不能生長,樹木能在石頭縫裏紮根,還可從中吸收養分,隻要我們給它創造點條件,就能幫助它站住腳跟,生存下來並逐漸壯大,促進土壤的形成和保存。有了樹木就能改善氣候,落在地上的枯枝敗葉多了,土質就能得到改善。反過來,氣候、土壤變得更好,又更有利於樹木的生長。這樣就進入了良性的循環。

不過,要做到這些,需要時間,不可能“立竿見影”。需要有“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精神。

附:北京需要森林

都市中嘈雜的聲音、刺鼻的煙霧、惡劣的空氣,以及隨之增加的神經衰弱、哮喘、冠心病等等,都需要森林幫助我們解決。

然而,長期以來,城市與森林擺不到一起。“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在人口稀疏的古代也許是寫實的,但在現代想“無車馬喧”怕是難於上青天了。拿北京來說,不僅城市缺少樹木,郊區也是草木零落。馮琢庵的詩不是說“煙封鳥道雲難渡,風起西沙日易昏”麽?出現這種景象的原因,人們容易想到的是自然條件不好,降水量少,山上土薄石厚,樹木長不起來。然而實際應該倒果為因來認識:正是因為這裏的森林被破壞了,水土流失嚴重,樹木才難以繁殖起來,於是水土流失更加嚴重,導致了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