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雨花台,有許多表麵圓滑、五顏六色的非常美麗的小石子,人們把它叫作“雨花石”。這些石子是從哪裏來的呢?
也許有人以為,這裏叫作雨花台,那這些雨花石是不是像下雨一樣從天上掉下來的呢?當然不是。傳說這裏有一個和尚講經講得好,感動佛祖降花如雨,所以有了雨花台之名。但這個虛構的故事沒有也不可能說清這些彩色石子的來源。
地質學告訴我們,這些石子是河水搬來的。有何為證?這些石子的棱角大多被磨掉了,就是流水搬運過它,而且搬運了很長路程的證據。在許多河灘上,都可以見到類似的卵石,不過顏色沒有這樣好看罷了。
每當發洪水的時候,河流的搬運能力增強,就能夠把一些碎石塊帶走,一路上這些石塊與河床、石塊與石塊互相碰撞磨蝕,棱角逐漸被磨掉了。搬得越遠,時間越久,石塊就磨得越圓;相反則會留下一些棱角。當洪水消退時,河流搬運能力減弱了,這些卵石就被留在河灘上。
不錯,河邊有卵石,也有沙子,但雨花台是個高高的土崗,河水流不上去,怎麽會有河水帶來的卵石呢?
雨花台從前不是這個樣子的。在兩三百萬年前,這裏還是塊窪地,河水從這裏流過,從上遊搬運來大量的卵石、沙礫。這些卵石和沙礫一次又一次在河灘上堆積,在今天的南京附近形成厚十幾米的一層,地質學中把它叫作雨花台礫石層。由於地殼發生運動,也可能是海平麵下降,引起河麵下降、河岸升高,兩邊的河灘抬高成為平台似的土崗,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雨花台。在附近的長江兩岸,還可以找到一些這樣的平頂土崗,它們的分布指示著當初的河道曾在這一高度上蜿蜒而過,這層礫石不隻是雨花台才有。其實,今天你買到的雨花石,許多已不是雨花台本地產出的,而是從別處采得的。但不管是在哪裏采得的,這種美麗的石子都是經過了河流的長途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