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西北部,岷江上遊,群山夾峙,水流湍急。這裏的河岸又高又陡,到處崎嶇不平。但是在鬆潘縣城南約120千米處岷江東岸的半山間,卻有一塊沙石堆積得比較平坦的地方。它的麵積雖隻有2平方千米左右,但已足夠修建一些房屋供旅行者歇腳之用了。遠在唐朝初年,這裏就築起了一個方圓1裏(1裏=500米)多的小城,唐稱翼州,明清以後改名疊溪。
疊溪城建成後,1000多年過去了,在這偏僻的叢山裏,似乎是古城依舊,山川如昔,沒有什麽變化,其實變化一直是有的,而且劇烈的變動早已在醞釀,隻是當時人們尚未覺察罷了。
1933年8月25日,疊溪出現了罕有的酷熱,下午2點半,有的人還在家裏吃午飯,突然地下發出隆隆的巨響,平靜的湖麵頓時驟起狂瀾,人在陸地上也如**舟風浪之中,站立不穩,匍匐難行,房屋顛簸搖晃起來,頃刻變成斷瓦頹垣。這是強烈的地震發生了!霎時間山石崩落,塵土飛揚,遮天蔽日,震動過去大約3小時,才塵消霧散,能夠看清大地的麵目,隻見存在了1000多年的古城,東部已被滾下的山石掩埋,西部則連同沙石地基一起垮陷在岷江之中,在岷江裏堆起了三條堤壩,形成了三個湖泊。其中有一條堤壩高達160米。疊溪北邊的岷江因此斷流了43天,到10月7日江水才漫過石壩流出,又過了兩天,這個160米高的石壩潰決了,湖泊消失,另外兩個湖泊至今猶存。疊溪對岸有個龍池山,山上有湖名曰龍池,是這裏的名勝。它也因了這次地震而山崩湖涸,另是一番風光了。城北原有一座東西走向、形狀如蠶的蠶陵山,更是沿山脊產生了一條斷裂,南降北升。北邊那一半的斷裂麵,高懸祼露,遠在幾千米之外都能清楚地看見。這些都是規模比較大、現象比較顯著的變動,至於地麵出現的小裂縫和大小不等的坑坑窪窪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