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來,人們見到的長江,總是在滔滔東流。但是,人類所能記下的曆史和地球46億年的曆史相比,實在短暫。史前的長江是什麽樣子的呢?隻有它所經之處的岩石能夠做出回答。
1924年春天,年僅35歲的李四光和助手趙亞曾,來到三峽東段(宜昌到秭歸之間)進行地質考察,包括探索長江的曆史。
三峽地區出露地麵的岩石,大多是水中挾帶的泥沙及溶解在水裏的礦物質沉澱堆積而成的。經過多年的累積,形成了一部形象的地球編年史。不過,由於地球在其發展的過程中,經曆了許多變動,所以現在看到的這部“史冊”已很殘缺淩亂了。
麵對這一大堆攪亂了的“史冊”,李四光和趙亞曾進行了仔細的研究,終於弄清了這些岩層形成的先後順序,劃分出它們所代表的地質曆史時期,從而推斷出:三峽這個地區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以後演變為陸上的湖泊,有些地段還曾凸起成為高地。那麽該如何在這地球的“史冊”中去尋找有關長江的記載呢?
在西陵峽西段的新灘,有一片麵積不大、出露在北岸江邊的礫岩,引起了李四光的注意,因為附近的岩壁上有鷂子洞,他給它們取名鷂子礫岩。
礫岩是礫石堆積起來,再由水中的礦物質膠結而成的岩石。岩石中的礫石保持著原來的成分、形態,但沒有了原有的棱角。李四光注意到,鷂子礫岩中的礫石,磨圓的程度不一,有些磨圓度差,也就是被搬得不遠的礫石,結構成分與分布在新灘東邊的古老結晶岩相同,而在新灘西邊的長江上遊地區,則沒有這類岩石。據此,李四光推測:是江水把在東邊的古老結晶岩產生的礫石搬到這裏形成了鷂子礫岩,說明此時大江雖已出現,但它不是東流而是西去。此外,李四光還找到了另一項證據,即在鷂子礫岩的東端,礫石中塊兒大的較多,西端則較少,根據流水搬運礫石塊時,距離越遠,搬走的大塊礫石越少的道理,李四光更有理由認為,那時此處的大江在向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