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在水流湍急、兩岸連山的長江三峽,詩人聽見了猿聲,畫家望見了神女,而地質學家則在夾峙大江兩岸的石壁上,看到了近9億年的漫長的地質曆史。這裏有從震旦紀到第四紀形成的沉積岩,其間隻有少數時代的地層缺失,保存下來的地層總厚度達到10多千米。長江像一把利刃把它們從中切開,使我們看到了一個世界罕見的宏偉的地質剖麵。現在讓我們來巡視一番,讀一讀這記載在岩層裏的滄桑變遷。
廣義的長江三峽,包括從白帝城到南津關長約200千米的地段。其中真正是重岩疊嶂、遮天蔽日、陡峭狹窄的峽穀則不過長約89千米。構成這些峽穀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
在瞿塘峽、巫峽和兵書寶劍峽,這些地方的石灰岩都是三疊紀時形成的;寒武紀時形成的石灰岩構成了牛肝馬肺峽和黃貓峽,燈影峽則是震旦係石灰岩被江水衝刷的結果。
石灰岩是溶解在水中的碳酸鈣沉澱後形成的。它常出現在離岸比較遠的海、湖中間,溫熱的淺海最易產生碳酸鈣的沉澱。生物對石灰岩的形成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通過光合作用使海水中的二氧化碳減少,有利於碳酸鈣的沉澱,把鈣質吸收到自己的骨骼、介殼之中。這些生物死後,遺骸沉在海底,便是構成石灰岩的物質來源。
在大自然中,碳酸鈣多以方解石這種礦物的形態出現,如果這種礦物中不僅含鈣,還含鎂,這就是白雲石了。它們常組合在一起,形成石灰岩、白雲質石灰岩、白雲岩或石灰質白雲岩,總之,都是碳酸鹽礦物構成的岩石。在三峽,它們常夾雜在一起。這裏10多千米厚的沉積岩中,石灰岩和白雲岩的厚度有3000多米。這些岩層裏有許多海洋生物化石,證明它們是在海裏形成的。今天高聳入雲的巫山十二峰,原本是汪洋大海的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