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門在家,看書成為打發時間的最好方法。斷斷續續,一直在讀《布羅茨基談話錄》和以賽亞·伯林的《個人印象》。兩本書中,都有關於詩人阿赫瑪托娃的篇章,對這位“俄羅斯的月亮”,兩人都充滿了深厚的感情。
其中,布羅茨基回憶起這樣一件事:1965年2月15日,阿赫瑪托娃曾經寄給他兩支蠟燭。那時,布羅茨基25歲,阿赫瑪托娃對他這樣一個年輕詩人非常賞識,一直給予關懷和鼓勵。在《個人印象》中,記錄阿赫瑪托娃和以賽亞·伯林的對話,她說:“我們是以20世紀的聲音說話,這些新的詩人譜寫新的篇章。”“他們會讓我們這一幫人都黯然失色。”這裏所說的“他們”和“這些新的詩人”中,首先包括布羅茨基。這時,布羅茨基正被流放,身處偏遠的荒野之地,接到這樣的兩支蠟燭,心情可以想象。
更何況,這是兩支什麽樣的蠟燭啊。布羅茨基回憶:這兩支蠟燭“來自錫拉庫紮,極其地美好——它們在西方製造:透明的蠟燭,阿基米德式的……”
我無法想象透明的蠟燭是什麽樣子,尤其是燃燒的時候,通紅的火焰升騰在透明的蠟燭上的樣子,因為我見過的蠟燭都是白色或紅色的,從來沒見過透明的。我也不知道阿基米德式的蠟燭是什麽樣子的,隻知道錫拉庫紮是意大利西西裏島上的一座古城,來自那裏的兩支古典式的蠟燭,無疑是珍貴的禮物。對於正在受難中的布羅茨基,其珍貴不僅在於感情的古典,同時,也在於燃燒的蠟燭給予他光明的希望。
對於沒有大規模停電經曆體驗的人,如今的蠟燭,隻成為婚禮現場和夜餐廳的一種情調的點綴,嫋娜搖曳的燭光,美化或幻化著人們似是而非的想象。如果再稍微文化一點兒,對於我們中國人,蠟燭有心,和竹子有節,成為感情和氣節的一種古老的象征;或西窗剪燭,成為一種情感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