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時間的距離

讀孫犁先生兩章

字體:16+-

樸素的敵人

對於俄羅斯的作家,孫犁先生喜歡普希金和契訶夫,不大喜歡蒲寧。喜歡普希金,是普希金作品的詩性,這與孫犁先生的早期小說很吻合;喜歡契訶夫,是契訶夫風格的樸素,這與孫犁先生的晚年作品,尤其是散文相合拍。

在我的猜想中,晚年的孫犁先生喜愛契訶夫會更多一些。早在1954年,孫犁曾經寫過一篇題為《契訶夫》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他說:“契訶夫作品的主要特點,就是樸素和真實。”在樸素和真實這兩點,他更側重於樸素,他說:“樸素,對於我當前的寫作,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如何能夠做到如契訶夫的作品一樣的樸素,孫犁先生指出需要麵對這樣三大敵人:“不三不四的‘性格’刻畫,鋪張浪費的‘心理’描寫,擦油抹粉的‘風景’場麵。”

從他嚴肅指出並稱之為“這樣三大敵人”,可以看出他對於當時文學現狀及自身文學創作的清醒與警醒。看那時他創作的小說,特別是中篇小說《鐵木前傳》,便能夠清晰地看出樸素風格的彰顯與作用,和孫犁先生以《荷花澱》為代表的早期小說不盡相同。在這時候提出樸素和樸素的敵人,可以明晰孫犁先生創作的心跡與軌跡中對於樸素的警醒和追求的自覺。

孫犁先生所提出的樸素的三大敵人:性格、心理和風景偏頗謬誤的描寫,都還隻是局限於創作本身,指向寫作的具體方麵。在經曆了社會滄桑變化和人生的況味冷暖,尤其是經曆了“文革”的劇烈動**和新時期伊始的亂花迷眼,孫犁先生對於樸素關乎文學創作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認知和思考。在1982年出版的散文集《尺澤集》裏,有孫犁先生明確的發言。在這本書中,有寫於1981年的《小說雜談》,這是一組十七則短論組成的文章,是粉碎“四人幫”之後,孫犁先生針對文學創作現實寫作的重要文獻。在這裏,孫犁先生結合閱讀與寫作的貼身現狀,對於樸素的敵人,顯然有了同20世紀50年代不同的認識和解析。我讀後,這樣總結如下幾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