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與澳洲一樣,同為古老的大洲的殘跡,這塊大洲的絕大部分已於數百萬年前沉於波濤之下了。直到相當晚近的時代,它仍與歐洲相連。從地理學角度講,阿拉伯就是撒哈拉沙漠的延續,而擁有與非洲、亞洲及澳洲同一譜係的動植物種群的馬達加斯加,似乎暗示了在這三個大洲間或許一度有相互連接的陸地,那時生命已經第一次出現在了我們行星上。
所有這一切問題都非常複雜,在我們有能力說“是這樣而非其他情況”之前,還有數量極多的數據有待我們去發現。與此同時,談談這些理論並不壞。它們表明我們行星的表麵處於持續變化的狀態中——今天的一切無一與昨日完全相同,若我們的祖先於一百萬年後的今天看到我們的地圖(如果他們仍對我們小得可笑的地球感興趣,那麽恐怕他們早就學會飛往其他更大的行星上去了),他們定會表現得極其驚訝,正如我們凝視一張第三紀或第四紀的假想地圖一樣,我們會自問道:“那時果真如此嗎?”
這塊古老陸地的所有最終遺留物,還有自從我們的所謂“曆史時期”開始以來就一直未曾變化的東西,共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赤道以北的一大片四方形土地,另一部分是赤道以南的一小塊三角形土地。但無論四方形還是三角形都承受著地理上的不利。它們的外部邊緣都要高於內陸地帶,結果內陸地帶就像一個大湯盤,這種狀況正如我們已在澳洲看到的情形一樣,對當地絕大部分地區都是不利的。湯盤高高的邊緣阻擋了海風向內陸的深入,因此內陸就具有變成沙漠的趨向,而且它剝奪了內陸通向外海的自然出路。因為當非洲的河流最終到達海洋時,它們已經爬遍了整片陸地,其中必然要穿越一係列山脈。這就意味著瀑布與奔流要耗費掉它們的大部分蓄水。從而河流水量不足,這就意味著輪船也就無法沿水路深入該地區內部。這還意味著直到人工港口建成且環繞瀑布的鐵路鋪設以後,貿易方可發展。總而言之,這意味著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