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水泊北行不遠,即駕山窯村,村在駕山南緩坡偏下位置,從駕山流下來的水,在村中形成一條常年涓涓不竭的小河,養育了一代代沿河百姓。駕山窯大多黃姓,乃明朝洪武年間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至棘林,又於明永樂年間奉旨遷到即墨,明中期由即墨九裏夼遷入文登駕山南坡駕山寺前。因村坐落於河東岸,古稱河東。清初期,村中建窯燒陶,以地近駕山故名駕山窯。過駕山窯村,來到駕山腳下,但見山上鬆柏翠綠,景色俊美。據傳秦始皇東巡於文登設台召文後,起駕向東去往成山頭的途中駐蹕此山,故稱其為“駕山”。駕山方圓千頃,遠看威武壯觀,雄偉挺拔,貌似一座山,其實乃眾峰合之。其主峰老崮頂,高百丈,很少有人登臨,這從上山的道路便能看出,根本沒有像樣的路。東北坡的天福山有條極難行的小道,溝壑縱橫,老樹參天,山陡路險,常人難以上去。山南坡相對緩而長,卻是到達主峰老崮頂最便捷的路線。
一行人沿山間小徑亦步亦趨,時急時緩,來到駕山寺。駕山寺古名“清涼寺”,有元統三年重修記及明萬曆十七年重修碑記。元碑記曰:“文登縣治之東三十裏,駕山之陽,舊有古刹,額曰清涼寺,左視潯峰,南瞰鐵槎頂,北連正棋山,枕天門澗,右聳峰山,鬆杉鬱茂,溪壑幽深,土腴泉甘,龍盤虎踞,嵐光翠氣,峙映滄溟,紫靄白雲,旋騰霄漢。披鬆風而攬月鑒,登岩石而窺禪林。”與其他寺院不同,駕山寺不是建在山頂或大山之中,而是建在山前較為平坦處,且規模不大。此時寺裏似乎住了不少人,但看身著衣褲可知並非出家者,想必是刀匪。有人朝這邊看看,見是自己人,並未在意。
過了駕山寺,即要登駕山。寺的北麵是天門澗,乃駕山南天門。天門澗兩旁向前蔓延兩座大山,宛若常年敞開的兩扇大門。西麵那座山從正麵無法上去,東麵那座山山勢稍緩相對好走,但路太遠。中間的天門澗峭壁直立,攀爬困難,一行人卻選了這條登山之路。澗乃兩山間之峽穀,天門即峽穀盡頭的石壁。沿澗穀走到頭,便是幾乎垂直的絕壁,向上看冷石森然,巉岩嶙峋,兩邊山峰遮天蔽日,陰森可怖。路雖陡,仔細辨認還可看出登山人踏出的“之”字形痕跡。刀匪兩人在前,六人在後,中間是小耗子和楊子千,艱難攀登。小耗子在前攀爬著,不時有碎石滾落,楊子千緊隨其後,時不時托他一把。小路有時被高大的灌木覆蓋,需從灌木底下鑽過。手足並用爬了一袋煙工夫,他們爬上山頂,但見其上遍布著奇石怪鬆,有些高大鬆樹被風吹倒,橫七豎八歪倒在地,枝幹已枯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