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曉得我是怎麽完成一首詩的,天曉得,我不曉得。
當然,我如果事先知道一首詩能這樣完成,我也就不寫。
我希望突然出現的一個詞(幸運的話,是一個句子),可以帶給我困惑,焦慮,不解,未知。倒也不一定非得冷僻之字。
這些字平日認識,也知其意,但作為不速之客,我驚愕並一頭霧水。這時,我覺得一首詩或許開始到來。
我們之間需要不毛之地。
我們之間需要無人之境。
留白。
留白。
繼續留白。
彼此留白。
我寫詩,常有這樣圖像,寫著寫著出現。
我有不良嗜好,看電視,看見一個人口若懸河,就關掉聲音,隻有他嘴巴在動——沉默的無奈表現。
快感產生。
我想我寫著的一首詩也應如此,看見他說話,而不是聽。
但這種看見,又應該像我童年的閱讀經驗。
小學二三年級,從家長抽屜偷出《三國演義》,密密麻麻的繁體字,單挑出來,可能不認識,放在一起,可能認識——放馬過來,他們殺得多歡!
一首詩裏的詞語應該為混沌搏鬥。
所以,一首詩看上去是從一個詞、一個句子出發,經過一番搏鬥——詩思的誓死搏鬥,最好結果:“語言的陣亡。”
隻是語言並不是烈士,不能給它們豎立紀念碑。
但有時,會有紀念幣。這就是詩歌在當代顯得多少有些廉價的原因。
二十五歲的夏天,傍晚,我寫一首詩,心情煩躁,打翻墨水瓶,我發現被墨水占據的一攤黑暗(仿佛神器遮蔽雄辯),是我這一首詩裏最為實在之處。
“去,去寫實在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