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寫詩,對“紅”這個色子敏感:於是有紅屏風,紅樹……
是色子,在詩中出現,而不是色彩。現在想來更是如此。
後來,是“綠”。
後來,突然出現了“黑”。
這幾年在我詩中常常會控製不住交替出現的色子是:“綠”和“黑”。
但對“白”字的愛好幾乎一直沒變。
詩歌在風度上,在章法上,在句與句遞增與遞減的——文字——之杯中,是留白的事業。
也是留黑的事業。
我的寫作(尤其是詩歌)似乎來自山水畫這個偉大的傳統……範寬,董源,讓我領悟到每個文字都有硬度或者軟度的;而半千老人的“白龔”“黑龔”,哦,文字的陰影,我終於能夠白描下來。
五百年後,他們說起老車:“喔,他是一個發現文字中有陰影縱橫的人。”
五百年後的人說得也不夠準確。
五百零一年後,他們說起老車:“喔,他發現文字是有陰影的。”
我以前為五百年後的人工作。
現在,我為五百零一年後的人工作。
前幾天看花,淡紅,淺紅。“淡紅”,“淺紅”,唐朝人稱之為“退紅”,那麽,“濃紅”,“深紅”,可以呼作“進紅”嗎?
進退自如的紅,在影院裏。“影院”這個詞多好,因為它不是“電影院”。
前幾天畫了朵大墨花,再畫葉子覺得多餘,不畫葉子又覺得少虧,請出杜老師詩句: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心想杜老師的“紅濕”,有種專一之美。這紅,不妨命名為“專紅”,但還沒來得及“刻骨銘心”,有客訪我,說些雜事,我也就忘記了。
字,詞,句子,是你的就是你的,一如命。昨日,我偶爾看到幾張新聞圖片,一群人唱歌,一群人搖旗,腦子裏又跳出“專紅”……
“專紅”,以後在我詩裏出現,那就不免晦澀,因為語義(抑或語境)多了一層,是謂“夾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