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產在蘇州,蘇州話讀來柔波**漾。這是很例外的。蘇州話局促,說來會像羊腸小道漸行漸狹,支離破碎,不成片段。蘇州話的美妙之處或許就在不成片段。
“適合搞陰謀的方言,秋雨綿綿,能把刀子藏進魚肚。”
二三十年前流行過一句書麵語,剛才泡碧螺春,茶湯揚起一層白霧,我忽然想起“東方露出魚肚白”,並立馬融入東山紫金庵的寂靜之中。
陰差陽錯,“東方露出魚肚白”時候,我已在紫金庵門口。紫金庵早不見和尚(太湖邊的庵堂,常住和尚,尼姑幾乎絕跡,因為昔日太湖強盜極為猖狂,尼姑無奈之下棄庵而走,於是和尚就住進去了。這是野史,不要相信),那幾年我去庵裏玩,大概由生產隊托管——蘇州最有生意頭腦的人,改革開放以來大都產自湖邊,也就是鄉下,然後往城裏擴散。蘇州話原先分為兩大類:城裏話和鄉下話。但近年說城裏話,要話中有話,即若有若無地帶些鄉下口音,像前幾年普通話要若有若無地帶些廣東口音。財富決定一切,但財富也累人,起碼在蘇州如此,蘇州文化財富太多,以至成為地方政府的包袱,拓寬幹將路,一路小橋流水名人故居,留誰去誰頗有爭議,決策者隻得眼睛一閉,拿支毛筆,飽蘸濃墨,規劃圖上畫條黑杠,凡被畫上的,統統拆掉,算它倒黴,不必多說——還是說說那幾年我去庵裏玩,生產隊在羅漢眼皮底下開家茶館,每年碧螺春上市,生意尤其興隆。那時經濟還正計劃,即使手頭有錢,市麵上也很難買到碧螺春,於是好這一口鮮者,都來這裏喝新茶(它是碧螺春傳統產地之一)。
許多年後,紫金庵茶館的泡茶方式,意外地留在很多人的記憶裏:
“紫金庵茶館,用飯碗泡茶。”
我交了錢,茶館負責人遞給我一小紙包碧螺春,好心地朝我喊道,怕我聽不見:“自己拿隻飯碗頭過去!”飯碗在蘇州話裏叫“飯碗頭”。飯碗一摞,摞在櫃台上,聽到他這麽一喊,一摞飯碗也嗡嗡作響,豈止嗡嗡作響,一摞飯碗在櫃台上吧嗒吧嗒跳著。我先把這一摞飯碗按緊了,然後拿起一隻,它還在我手指間吳牛喘月,繞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