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園沒什麽好看,這是實話。其實這實話曲園主人俞樾早在《曲園記》裏說過:“曲園者一曲而已,強被園名,聊以自娛者也。”這個意思在樂知堂上他所撰的楹聯裏也能見到:“且住為佳何必園林窮勝事,集思廣益豈惟風月助清談。”
現在的曲園是個大茶館,這一點我想俞樾未必想到。別說俞樾,就是俞平伯也未必想到。當初如果沒有俞平伯集合顧頡剛葉聖陶等人聯名上書,曲園很可能就不作保存。蘇州私人園林太多,好像養雞場裏的雞蛋,怎麽辦?有的園是因園傳人,比如拙政園;有的園是因人傳園,因人傳園把握不大,要碰巧後人也是名人,曲園就是因人傳園。我坐在院子裏喝茶,聽鄰桌兩個女人說話,她們或許見我風塵仆仆,以為是外地人,也就不忌諱。“我發覺你的領子一直會往外麵翻。”“我也不曉得。”“我結婚時就穿你這樣子的羊毛衫,現在還勒嗨(‘勒嗨’是‘在’的意思)。”“去年買了幾件,有件白的,一汰就縮,送人了。”“我給他打電話,他說在上海。”“他的故事不要編得太好啊。”我把椅子換了個角度,看到牆角堆放的竹筐、三夾板、紅漆浴盆、破凳子、鐵鏟。“當初房租一千四都不敢租,現在兩千四都租不到。”“本錢越來越大了。”“生意難做啊。”“就格尚(‘格尚’是‘這樣’的意思)混混吧。”大前年的秋天我在院子裏看到紫薇開花,“紫薇花照紫薇郎”,總覺得紫薇花開在曲園的院子裏,有種身份上的詩意。今年隻有紫薇樹影照在粉牆上,紫薇樹據說已經枯死,樹影蓑衣,使粉牆呈現出灰的色調。粉牆上有一扇還沒油漆一新的老窗,這才讓我又想起這是俞樾的曲園。忽然,廊上爆起一個女人的聲音:“你們沒地方吃茶啦,到這裏吃茶,車子都不能停。”一個穿黑白條紋羊毛衫染金發的女人朝院子深處的三個男人走去。三個男人在太湖石旁牡丹花下喝茶。太湖石不是好太湖石,牡丹不是好牡丹,但太湖石和牡丹團在一起,又有風、陽光、陰影,就好了。我像貓睜不開眼,明朝詩人謝榛有“貓蹲花砌午”的句子,我昏昏欲睡。這是我回蘇州近一個月以來曬到的最好陽光。現在已經很少有外地人來曲園了,即使是文化人歲數不到七老八十的也不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