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茶話會

紫砂之旅

字體:16+-

路上青布灰布,青布的中山裝、列寧裝,灰布的中山裝,灰布的褲子,黑布的褲子。老舊氣的宜興,不但現在回憶起來如此,就是當時也是如此。泥濘,積水,甏砌成的矮牆和茅草屋頂的立麵牆。住在山上的人用白石造房。住在海濱的人用鹽、貝殼和濤聲造房。住在桑園的人用情絲造房,哦,那是情種或者春蠶。住在自己心境裏的人用傲慢造房。而宜興人用甏造房。宜興人用甏造房,據說有個好處,甏裏貯滿清水,一旦遭遇火災,隻要把甏打破,牆裏馬上噴出一隊救火會。

出蘇州,一路上天是陰著,才到宜興地麵,雨就下來了,不是紅燭昏羅帳少年聽雨歌樓上的雨,而有了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的意味。這意味是南宋末年宜興人蔣捷的。我向來不悅宋詞,但《竹山詞》卻借來看過,“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這句子曾常書寫,另一首詞(《虞美人》)以前還能背誦: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青布灰布,有人在大柳樹下躲雨,看來這雨突然而至。也不一定。有人打著油紙傘歪斜趕路,黑布褲腳管上各夾一隻竹夾子,草鞋把爛泥踩得劈啪直響,一陣興奮。路上的山、山影、影影綽綽,是影影綽綽浮著紫氣且吹落霜花滿袖了。這霜花剔透飄雲**霧。陰陰沉沉,兩麵竹林,往裏走才陰陰沉沉,這是我以後的經驗。當時車在路上奔著,兩麵竹林新綠得弄假成真:給人世過客搭置出沒的布景。

去宜興玩,這是我平生第一次出門旅遊,和父母,和妹妹們。還有其他一些人。那時我正讀小學,我記得小妹妹還被母親抱在懷裏。我們去張公洞、善卷洞,最後去丁山陶瓷廠。是丁山陶瓷廠嗎?我看上一隻紫砂茶壺,造型簡單,樸素中顯出華貴,我父親給我買了。後來我才知道這種紫砂茶壺叫光貨。當時有幾個人勸說我挑南瓜形狀的、梅樁形狀的紫砂茶壺,我死活不要。父親在一旁一句話也不說,隨便我選。宜興紫砂器具聞名天下,尤其紫砂茶壺。用它泡茶,夏天放上一夜,也不發餿。更主要它泡出的茶沒有熟湯氣。這些老生常談了。這把紫砂茶壺跟我近三十年,但也不是總用來喝茶,有幾年我把它作為酒壺,冬天的時候,我裝黃酒。那時候沒錢,隻能喝一點名之為黃酒其實是勾兌的準黃酒,為了去除過於濃烈的酒精味,我把準黃酒先倒進紫砂茶壺,再沉下三五上海話梅(俗稱“奶油話梅”。廣東話梅添加料太多,不夠純粹),泡放一天,翌日夜晚隔水加溫,實在是把紫砂茶壺端入鋁皮鍋裏蒸。紫砂茶壺和話梅能把酒精味共同釣走。雖然酒味帶著酸甜,但口感上真的醇厚。黃酒的美,美在醇厚,意思若到,我當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