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名士的危險快感
那是幾卷翻動時冊頁間會響起衣袂飄揚聲的史書。
“魏晉風度”。曆朝曆代,大概那一兩百年的人活得最瀟灑——有時甚至瀟灑得不太像個人了。
在那個時代中隨便挑個日子吧。東晉的某個雪天。曠野中,有一人披件鶴氅,大袖翻卷,踏雪而行。雪花紛飛,依稀可見那人眉目如畫。有人剛好看到了這一幕,不由得感歎了一聲:“這真是神仙中人啊!”這聲感歎,居然被寫入了《晉書》。
雪中人名叫王恭,時任青、袞二州刺史。
但這時如果有人走近這位活神仙,陪他走一段路,便很可能會發現,此公似乎正在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全身微顫,五官不時抽搐,但又不像是凍的——盡管他在嚴寒裏坦著胸懷、著雙木屐,而鳥羽編成的鶴氅也並不保暖——因為他的頭頂蒸騰著熱氣,沒有一片雪能停留在上麵。
最奇怪的是,這位神仙眼光迷離,神情恍惚。
但當時人是見慣這種神情的,他們一眼就能看出,王大人定是剛服了藥。
服了五石散。
魏晉兩朝,主要時尚之一便是服食五石散。
顧名思義,五石散就是以五種礦石為主,加上其他一些藥物配成的散劑。一般說法,五石指的是石鍾乳、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和赤石脂,有人認為另外還有一種含砷礦物礜石。
服五石散其實是很麻煩的。吃藥之後,必須疾走狂奔,鬧出汗來散發藥性,稱為“行散”,後世“散步”一詞便是由此而來。而且很痛苦,散發之後全身火熱,之後又發冷——這是自然的,因為先前的熱不過是提前消耗能量罷了。對付這冷卻不能喝熱湯,也不能多穿衣(事實也穿不了厚衣,發燒之後皮膚敏感,易磨破,隻好穿些輕薄寬大的,倒也由此形成了魏晉穿衣潮流,留給後世一種飄逸的印象),用魯迅的話說:“倘穿衣多而食熱物,那就非死不可。”總之,服石之後要“寒衣、寒飲、寒食、寒臥,極寒益善”,越冷越好,除了酒要溫的。簡直有點像自虐。